第七章《史记》说丨项羽之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章《史记》说丨项羽之怒

 

《史记》说丨项羽之怒

项羽经常大怒,或者怒。

当别人抢了风头时,强烈的嫉妒心使项羽大怒。

项羽得知刘邦破咸阳先于自已入函谷关,大怒。----因为之前楚怀王与他们有过约定,谁先入关就立谁为王,区区篾匠竟然先入关,岂能容忍。

项羽又被告知刘邦欲称王关中,立子婴为相,占尽珠宝,大怒。----项羽的担心就要成为现实,自已为世代楚将,更是不能容忍。

当作战失利时,不能接受失败的好胜心使项羽大怒。

经过“巨鹿之战”,项羽在诸侯中处于绝对优势,拥有分封大权,自立为西楚霸王,此时,面对汉王刘邦占据关中,且有向东进军的迹象,将威胁到自已,更加之齐国,赵国又背叛自已,又是大怒。

之后,刘邦使用“离间计”,使项羽怀疑谋士范增与汉私通,解除了范增用兵之权,范增不忍留在项羽身边,在归入士卒队伍的途中,发病而死。没有了范增这样足智多谋的谋士,项羽开始走下坡路。

当自已的建议要求被拒绝时,唯我独尊的傲慢心使项羽发怒。

刘邦围困楚军,断绝楚军粮草。项羽想打感情牌,就把刘邦的父亲放在高高的案板上要煮死,以此来要挟刘邦投降。可是刘邦根本不理他这一套,反而嘱咐项羽说我们曾经都受命于怀王,约为兄弟,那么我的爹也就是你的爹,你非要煮死你爹,不要忘了给我留一羮肉汤。项羽听了刘邦这话,怒,心想你刘邦还算人吗,就要杀刘邦父亲,被项伯劝止。

楚汉相持不下,项羽“念及”连年征战给百姓带来的苦楚,不再使两军对垒厮杀,向刘邦提出他们两人决斗以定楚汉胜负。刘邦可不像项羽那样,在鸿门宴上占绝对优势情况下几次放弃杀刘机会,以致放虎归山,就放出几员壮士与项羽军队死战,项羽大怒,亲自披甲执戟上场,吓得汉军躲进军营不敢出来,也震惊了刘邦。此时的项羽泰然自若地走近汉军阵前交谈,刘邦当面数落项羽的种种罪行,项羽气得大怒,就要与他决战,而被刘邦拒绝。在“认怂”的对手面前项羽岂能不怒。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发怒是情绪的外在表现,其实质则为内心的恐惧,而恐惧的背后是不自信。尽管项羽有百万之众,但他失去了谋士范增,大肆杀戮无辜,火烧阿房宫,潜意识之中感受到削弱了实力、失去了智囊,这些,都集中表现在他的怒气上。

站在我们面前的项羽,就是个一点就响的炮仗。


    (http://www.kenshuxsw.com/book/cgbgic-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