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丞相府。
张尘收取琅琊郡,一只脚己经迈入了徐州,南下之路己通,于是引兵回冀,令大军休养生息,修整军备,以待时变。
张尘返回冀州不久,便有曹操的使者前来拜见。
张尘大喜,急忙命人请进。
少时,使者入内,朝张尘躬身一礼,敬拜道:“兖州主簿程昱,拜见丞相。”
程昱?!
张尘不由一惊,眯着眼睛,看向来人。
【姓名:程昱】
【拥有词条:多谋善断(金)、审时度势(金)、勇过贲育(金)】
【多谋善断(金)】:你足智多谋,对事情有精准的判断力,往往能料敌于先,令敌出其不意。
【审时度势(金)】:你懂得权变之策,善于根据形势发展采取不同的策略。
【勇过贲育(金)】:你虽是文官,但有胆气,面对困境也能鼓舞将士,奋勇破敌。(我军兵少时,部队攻击力、防御力、士气大幅提升)
竟是程昱!曹操的智囊团成员之一!
荀彧、郭嘉、程昱,是曹操最核心的三大谋士。这一世,张尘截胡了郭嘉,却也阴差阳错,让陈宫拜在了曹操的麾下。
曹操的实力,并没有因为张尘而被削减太多,以他的心气,真的会归降于自己吗?
张尘的心中不禁泛起疑问。
“仲德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不必多礼,看座。”
“谢丞相。”
程昱再拜一礼,坐在下首。
“仲德今日前来,可是孟德兄有话托你转达?不知,那日我与孟德兄所言之事,他考虑的如何了?”
程昱道:“禀丞相,在下奉曹公之命,正是来与丞相商议此事。曹公说,他身为汉臣,匡扶汉室义不容辞。丞相所言之事,他己细细思量,还望丞相应允三事,他即率兖州军民,归于丞相。”
张尘一听,微微一怔,随即大喜道:“好!不知是哪三事?仲德快快讲来。”
若是能收服曹操,莫说三事,就是三十件事,张尘也得想法子搞定!
这可是大魏武帝,曹操啊!
程昱道:“这第一事,曹公说,他为汉臣,本该效忠天子,匡扶社稷,故他归于丞相,是降汉,而非归降丞相本人。”
张尘一听,不禁暗笑。
不愧为曹孟德,即使是归降,也要讲几分脸面。毕竟,归降这个词,总是不那么好听嘛!
“这是自然,孟德来归,当与本相同朝为官,为陛下效力,何有归降一说?本相为丞相,孟德当为大将军,与我同列百官之首!”
程昱一听,不觉浑身一颤,看向张尘的目光多了几许敬意。
“丞相虚怀若谷,果非常人也!”
“另外两件事为何?”
程昱又道:“这第二件,便是为曹公杀父之仇。曹公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若归于丞相,请丞相莫再阻他为父报仇。”
张尘闻言,不禁眉头紧皱。
难道,曹操依然不肯放弃攻打徐州?
张尘不由暗暗思索。
如今,琅琊郡己得,即便曹操拿下剩余的五郡,也无法阻挡我南下进兵。可是,方才安抚了陶谦,如今要弃之不顾,是否不够道义?
再者,曹操若得徐州五郡,立稳脚跟,会不会再生出些别的心思?
他之所以选择收服曹操,一是为旧日之情,不忍攻之。二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战斗损耗。
曹操,毕竟与公孙瓒不同,不但善于用兵筹谋,麾下更是文臣武将,数不胜数。纵然他现在只有兖州一地,可若是武力攻打,也一定是块难啃的骨头。
但收服归收服,对于曹操,张尘自不会放任,而是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虽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可曹操岂是一般人?那竟是一代枭雄,心思不可以常人揣度,若是全然放手,那不叫信任,那叫自负。
张尘决计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想到这,张尘微微笑道:“为父报仇,自是天经地义。本相己发下海捕文书,天下绝无人敢收留张闿,过不多时,本相必将此贼擒获,到时,任由孟德发落!”
程昱听罢,微微皱眉,却也不好再说下去。
再说下去,就摆明了觊觎徐州了。
如今,琅琊郡己为张尘所得,他随时都可以调集重兵驻扎,即便曹军占了其余五郡,也仍旧处于张尘的威慑之下。
再说,如若归于张尘,是否得徐州也就不打紧了,反正背靠强援,己无后顾之忧,倒不如将兵锋移到别处,另谋出路。
想到这,程昱也道:“丞相所言极是。”
“那第三件事,又是什么?”
程昱道:“这第三件事,曹公既归于丞相,日后自当为丞相讨伐不臣。但曹公与汝南袁绍有旧,还望丞相日后对付袁绍之时,能手下留情。”
张尘听罢,不禁微微一怔。
真想不到,这一世的曹操没有与袁绍为敌,竟然会帮他说话。看来,曹操也是个颇重义气之人啊!
张尘道:“我亦是袁氏门生,自当对袁氏照拂,只要袁氏不悖反朝廷,我自然不会与他们为难。”
张尘说着,心中不由暗笑。
二袁之争,必是双输之局。到时,江东孙坚、荆州刘表都会分一杯羹。我顺势南下,扫荡中原,这哪里是讨伐袁氏,分明就是救他们性命!
张尘打定主意,随即又道:“以上三事,我皆应允,还请仲德回去转告孟德兄,我在邺城翘首以盼,等他来归。”
程昱站起身来,朝张尘深施一礼,道:“丞相放心,我即刻回禀曹公,不日即来。”
说罢,程昱再拜而出,自回兖州去了。
程昱走后,张尘暗暗思索。
曹操来归,应是问题不大,如此一来,有兖州、徐州做缓冲,自己便可坐观二袁之争的结果。
等到二袁分出胜负,元气大伤之时,他再一举南下,扫荡中原。就算荆州刘表、江东孙坚也来抢地盘,凭自己的军力,也总能分上一杯羹吧。
到时,少说淮河以北,将尽在掌握。
张尘一时间信心满满,心情大好。
正在此时,下人来报,说府门外有两个少年前来求见,看其装束,似乎不是本地人士。
下人一边说,一边取出了一个用布包裹的物事,递给张尘。说是那二人说的,只要丞相见了此物,便会明了。
张尘不由一惊,忙打开一看,却顿时变了脸色。
(http://www.kenshuxsw.com/book/c0gbgd-4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