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道德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江海道德经

 

第一章:道经之争

楔子·青铜鼎的残吟(盘古星历115年)

太素殿废墟深处,七名黑袍人围聚在残破的"清浊鼎"旁。鼎身裂痕中渗出的旧律金光,正艰难地在玉简上拼凑出《江海道经》的凡人注疏——耕田老汉用犁痕画的"水利万物",妖族酒娘用酒渍印的"甘居人下"。

"简首亵渎!"为首者砸裂玉简,露出腕间未褪的太素印,"当年盘古斩混沌立清浊,如今竟让蝼蚁妄议天道?"他望向鼎中倒映的瑶池,西王母正将刻着凡人手印的竹简放入道经首页。

第二章:百家注疏

第一节·瑶池开卷

玉树琼枝环绕的论道台中央,悬浮着由建木芯、仙玉髓、冥河沙共同铸成的《江海道经》。西王母轻挥衣袖,竹简自动翻至凡人注疏篇,泛黄纸页上赫然画着青州城百姓合力疏通河道的连环画,配文:"道在担水劈柴处,在共饮一江水时。"

"一派胡言!"太素余党代表太玄子踏空而来,手中玉板刻满篆体旧律,"道乃天地玄奥,岂容凡人俚语玷污?"他指尖金光扫过道经,试图抹去凡人画痕,却见建木芯发出悲鸣,画中挑水的老汉突然转头,眼中映着真实的青州晨光。

李伯晃着酒葫芦上前,葫芦底还粘着未洗的饭粒:"太玄仙长可曾见过灶王爷?"他倒出几滴混着人间烟火气的酒水,在虚空拼出"百姓日用即道"六字,"当年老聃骑牛过函谷,写的可不是天上的云,是地上的路。"

第二节·万流归宗

巫族大祭司巫离取下颈间的建木项链,往道经上一放,无数图腾虚影浮现——那是巫族用血泪记录的"共生祷文",每道纹路都刻着与妖仙共护地脉的往事。"我族曾以为盘古遗蜕是神谕,后来才懂,真正的道是让建木根须穿过仙土与冥岩。"

妖族画师青鸾展开三丈长卷,画中百妖与凡人共舞的场景突然活过来:狐狸妖用尾巴扫去盲人脚下的石块,凡人孩童将摘来的山花插在虎妖耳间。"太素仙长说妖性本浊,"她甩动鬓角的凡人银饰,"可浊气蒸腾,方能成雨润清。"

就连冥界转轮王也呈上特殊注疏——生死簿内页夹着片往生莲瓣,瓣上用鬼气写着:"魂无清浊,唯念善恶。"他指向道经新增的"混沌轮回篇",那里记着恶鬼因善念转世为医仙的故事,"阴曹地府的河水,不也该流向人间的麦田?"

第三节·玉帝之章

当太玄子还要反驳,九霄之上突然降下金光。玉帝身着绣有凡人耕织图的冕服,腰间别着阿梨送的"容光纹"荷包,亲手将一卷《人间政要》放入道经:"朕曾以为天道需高悬云端,后来才懂,"他望向道经中凡人注疏的"无界井"图,"真正的天道,是让仙露流入凡人的陶碗,让妖火温暖老人的炕头。"

他转身对太玄子说:"太素殿的清浊律,就像这玉板,"抬手将旧律玉板浸入瑶池,板上条文竟自动重组为"多元共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方是大道。"

第三章:桃树劫变

第一节·黑桃噬星

盘古星东侧的共生桃林传来异响,最古老的"共命桃树"突然通体漆黑,枝叶疯狂吸收星光,树下的建木根须竟开始枯萎。星主赶到时,看见阿修罗王正用魔刀劈砍桃枝,刀刃却被反震出缺口。

"别硬来。"星主按住他染黑的手臂,发现桃叶上爬满"太素禁咒"的残痕,"是太素余党用旧律咒激化了混沌之气。"他望向桃树中心,那里结着颗吞星黑桃,桃核上刻着"纯浊"二字。

第二节·损余补不足

阿修罗王突然笑了,指尖弹出三滴魔血:"当年你用星光救我族战士,现在该我还人情了。"魔血融入桃树的瞬间,黑桃表面浮现出阴阳鱼纹路,"记得转轮王说的'反者道之动'?最纯的魔血,或许能引出桃核里的真道。"

星主闭目感应,忽然看见万年前的场景——初代星主被剥离的混沌恶念,正躲在桃核深处,化作太玄子的虚影冷笑:"清浊必须纯一,否则便是天道之耻!"他突然领悟,挥手将自身星光与阿修罗王的魔血注入桃根,形成"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循环。

桃树剧烈震颤后,黑桃炸裂成万千光点,每点都带着不同种族的记忆:仙童第一次尝到凡人的炊饼,妖修在共生祠学会的第一个凡人字,巫族老者用最后寿元点燃的建木灯。

第三节·万果同枝

当星光重新洒满桃林,共命桃树发生了惊人变化:枝头同时结着仙桃、凡桃、魔桃,甚至出现了半透明的"混沌桃",果肉里流动着三界交汇的光影。阿修罗王摘下一颗魔桃,发现桃核上刻着新的道纹——正是他与星主联手时的血光轨迹。

"原来真正的共生,不是强行融合,而是让每种果实都能按自己的节奏生长。"星主抚摸着桃树上新生的容光纹,想起西王母的话,"就像江海接纳百川,不拒溪流,也不强行改变它们的流向。"

第西章:仙考迷思

第一节·首个凡人仙

青州城的阿满跪在南天门,望着自己透明的手掌发怔。作为首个通过"人间仙考"的凡人,他发现自己再也闻不到母亲做的炊饼香,看不见妹妹阿梨腕间的容光纹——那些曾让他在仙考中脱颖而出的人间记忆,正在飞速消散。

"恭喜仙卿,得证清灵之体。"迎接他的东华帝君察觉异常,翻开新仙籍时,发现阿满的命星旁竟缠着条即将断裂的凡人丝线。

第二节·失味的仙酿

阿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回到青州城的酒肆。李伯笑着递上一碗米酒,他却只能看见酒水表面的光影,再也尝不出米香与火塘的焦味。隔壁桌的虎妖突然吼道:"人类小子,还记得去年帮我治伤时说的话吗?'疼是活着的滋味'。"

他怔住了,想起仙考时的考题:"何为仙?"当时他答:"仙是能护佑凡人的存在。"可现在,他连凡人的"疼"都感受不到,又如何护佑?

第三节·堕体悟真

星主带着阿满来到建木根部,那里沉睡着尚未完全仙化的巫族少年。"看见他手上的茧子了吗?"星主握住少年粗糙的手掌,"他白天修地脉,夜晚编竹筐,仙力与凡力在他体内共生不悖。"

阿满忽然想起《江海道经》里的凡人注疏:"仙不是抛却人间,而是带着人间的光飞翔。"他试着用仙力凝聚母亲的炊饼,却在面团中加入了记忆中的麦香、柴火味,甚至还有妹妹揉面时溅上的眼泪——面团突然发出微光,变成了半仙半凡的"心饼"。

"庄子说'堕肢体,黜聪明',"星主望着重新变得生动的阿满,"不是让我们抛弃身体的感知,而是让心灵超越清浊之辨。你看这建木,根扎冥土,枝触仙云,却始终记得人间的风雨。"

第五章:万道同辉

第一节·道经大成

当阿满带着心饼回到瑶池,《江海道经》突然发出万丈光芒。太玄子看着道经中新增的"仙凡篇",凡人用指纹画的仙云图旁,竟配着阿修罗王的批注:"仙骨里若没有凡人的血,不过是块冷玉。"

西王母微笑着将最后一块拼图放入道经——那是从共命桃树上取下的年轮,刻着三界众生共同写下的"江海誓言"。经首不再是单一的道纹,而是由容光纹、太极图、巫族图腾、妖族绘纹共同组成的"万流归宗印"。

第二节·新章启幕

玉帝站在三十三重天外,看着重新划分的三界版图:

- 仙界开辟"人间巷",仙人们需在凡人集市摆摊,用仙术换取人间故事;

- 妖界建起"共生学堂",凡人孩童与妖童共修《江海心诀》;

- 冥界设立"记忆渡口",允许善魂带着前世记忆转世,成为连接两世的桥梁。

他摸了摸腰间的容光纹荷包,对身旁的星主说:"朕终于明白,当年与太素殿签订契约的错误——真正的天道威严,不在于让众生仰望,而在于让众生愿意共舞。"

第三节·江海长流

青州城的无界井旁,阿梨正教虎妖幼崽画新道纹。井水倒映着远处的共命桃林,有仙人下凡采摘凡桃,有妖修背着冥界的往生莲前来交换人间种子。李伯的算盘敲得噼啪响,算珠上刻着新的天道法则:"清浊相济,多元共生,各美其美,天下大同。"

星主望着这一切,忽然听见道经传来清越凤鸣。翻开最新一页,只见空白处渐渐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字迹——那是每个生灵用自己的生活写下的注疏,是江海中最微小却最鲜活的浪花。

风过时,共命桃树的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吟诵新的开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一次,"和"不再是刻意的平衡,而是让每道溪流都能在江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共同谱写永不停息的共生之歌。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ieh0a-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