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行头误大事,巧舌叩豪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章 行头误大事,巧舌叩豪门

 

小男孩那句“像麻袋”的童言,像盆冷水浇在李悠悠头顶。他低头审视自己:灰扑扑的粗布短褐明显短了一截,手腕脚踝都露在外面,袖口磨损得毛毛糙糙,腰间那根布带系得歪歪扭扭。别说豪门大户,就是街边稍微体面点的店铺伙计,穿得都比他整齐百倍。

“靠!开局装备太拉胯,连新手村NPC都嫌弃!”李悠悠内心哀嚎,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人靠衣装马靠鞍”。穿着这身去锦绣绸缎庄,别说破案领赏,估计连门都进不去就得被当成叫花子轰出来。

搞钱迫在眉睫,形象改造必须提上日程!他摸了摸比脸还干净的口袋,目光扫向街边林立的成衣铺、布庄。那些悬挂的绸缎、细麻布料在阳光下泛着光,伙计们穿着整洁的葛布或细麻衣裳,显得精神又体面。

“最便宜的……最便宜的也行!”李悠悠咬咬牙,硬着头皮走向一家看起来规模最小、位置最偏的布庄。店里光线有些昏暗,一个留着山羊胡、精瘦的掌柜正噼里啪啦打着算盘。

“掌柜的,您这儿……最便宜的成衣,多少钱一套?”李悠悠尽量让自己的口音听起来不那么怪异。

掌柜抬起眼皮,浑浊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上下扫视李悠悠,重点在他那身破衣服和空空如也的手上停留片刻,嘴角撇了撇,慢悠悠道:“最便宜的葛布短褐,三百文一套。”

三百文!李悠悠眼前一黑。刚才那个救命的蒸饼才五文!这差距……他感觉自己像个刚进城的农民工,面对着北上广深的房价。

“那……布料呢?最便宜的布料,我自己想法子弄……”他还不死心。

“粗麻布,一尺十五文。一套衣裳少说也得七八尺布。”掌柜拨拉着算盘珠,语气冷淡,“针线另算,手工嘛……嘿嘿,后生,你会做?”

李悠悠哑口无言。别说做衣服,他连针都没正经拿过。现代社畜,缝个扣子都算重大生活技能了。

“买不起就出去,别挡着门面。”掌柜下了逐客令,眼神里的轻蔑毫不掩饰。

巨大的挫败感涌上心头。没钱寸步难行,古今皆然。他垂头丧气地退出布庄,站在熙攘的街头,茫然西顾。阳光依旧明媚,人声依旧鼎沸,他却感觉格格不入,像个被世界遗弃的BUG。

五十两白银的悬赏如同海市蜃楼,遥不可及。难道真要沦落到去码头扛包?就这小身板……

“不行!不能放弃!”李悠悠猛地甩甩头,把负面情绪甩出去,“人靠一张嘴!没行头,那就靠口才!靠智慧!靠……忽悠!”

他重新给自己打满鸡血(阿Q精神版),回忆着告示上的信息:“锦绣绸缎庄李财……既然是开绸缎庄的大老板,对‘奇装异服’的接受度没准高点?而且他急着找东西,病急乱投医……”一个大胆(或者说死马当活马医)的计划在脑中成型。

他不再纠结行头,辨明方向,加快脚步向西市走去。一边走,一边在脑中飞速组织语言,模拟着各种可能遇到的场景:门房刁难怎么办?见到李财怎么说?怎么让对方相信他这个“奇装异服”的陌生人能找回珠子?他甚至开始构思如何用“现代刑侦术语”包装自己的“推理能力”,比如“现场痕迹分析”、“嫌疑人侧写”、“大数据筛查”(虽然唐朝没数据)……

越靠近西市,商铺越发密集,货物越发琳琅满目。空气中弥漫着香料、茶叶、皮革和丝织品混合的浓郁气息。终于,在一条相对宽阔、铺着平整石板的街道旁,他看到了目标。

“锦绣绸缎庄”——黑底金字的牌匾高悬,气派非凡。店铺门脸开阔,几级石阶通向店内。里面光线充足,各色绸缎绫罗在架上、柜台上流光溢彩,宛如一片流动的云霞。几个衣着光鲜的客人正在伙计的殷勤介绍下挑选布料。门口站着两个身穿统一深蓝色短褂、身材魁梧的汉子,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过往行人。

李悠悠深吸一口气,整了整那身“麻袋装”(虽然并没什么用),努力挺首腰板(显得不那么心虚),迈步踏上石阶。

“站住!”果然,刚踏上第一级台阶,一个门房就横跨一步,挡在他面前。那汉子比他高半个头,肌肉虬结,眼神锐利得像鹰隼,毫不客气地上下打量着他这身格格不入的行头,眉头拧成了疙瘩。“干什么的?讨饭去别处!这里不是你来的地方!”语气冰冷,带着驱赶苍蝇般的不耐。

预料之中的开局。李悠悠心脏咚咚首跳,但脸上却努力挤出一个自认为最真诚、最人畜无害的笑容(效果存疑),清了清嗓子,用尽量清晰的语调说道:

“这位大哥,误会了。在下并非乞讨。是看到了李财员外张贴的寻珠告示,特来为员外分忧,尝试寻回那串东海明珠的。”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hhd0a-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