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余烬未冷,暗涌长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1章 余烬未冷,暗涌长安

 

长安城的雨终于停了,阳光艰难地刺破厚重的云层,洒在满目疮痍的街道上。泥泞中混杂着瓦砾、断裂的家具和被洪水泡得发白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腥臭和消毒药粉的味道。哭泣、呼救、咒骂声此起彼伏,金吾卫和临时征调的民夫在废墟中艰难搜救。兴庆宫和务本坊附近低洼区的大规模塌陷触目惊心,如同大地的伤疤,被浑浊的污水填满,成为新的禁区。

皇宫内气氛压抑。皇帝李隆基端坐御座,眼神锐利如鹰,审视着下方肃立的群臣。劫后余生的恐惧与皇权威严的重压交织在每个人心头。

“灾情统计,死伤逾万!房屋损毁不计其数!国库空虚,粮价飞涨!”户部尚书声音干涩,“更棘手者,坊间流言西起,言…言天谴大唐!邪祟作乱!人心惶惶!”

“天谴?”李隆基冷笑一声,目光瞥向面色凝重的宰相张九龄,“张相,你以为如何?”

张九龄出列,躬身道:“陛下,此非天灾,实为人祸与前所未见之异变交织!岭南郡守急报,盘踞作乱之前朝余孽己被诛灭!然灾劫之根源…恕臣首言,恐系地下镇物失衡!与那传说中的铜镜…脱不开干系!”他隐晦地提及了李财秘密传递的部分信息(不包括主角身份)。

殿内一片哗然!“镇物失衡?”“又是铜镜邪说?”

李隆基眼神微眯:“既有镇物,失衡之由何在?又如何维系稳固?”

“臣以为…”张九龄深吸一口气,“或需寻访高人…重设封印!另,灾后重建刻不容缓,尤其需加固地下沟渠,疏通水道,以防怨气淤积再生事端!”他只能点到为止。

李隆基沉默良久,目光扫过下方群臣各异的神色:“令工部、户部、京兆尹即刻统筹救灾!拨发钱粮,以安民心!着张相暗中查访高人及…加固地脉之法!”

“是!”众臣领命,心思各异。

务本坊,林府别院。

张小强躺在炕上哎哟叫唤,被洪水冲撞的瘀伤还在疼。林悦坐在一旁,面前摊开着刚送来的《长安周报》,头版是触目惊心的灾情照片和一篇措辞隐晦的文章《惊变龙首渠:谁之过?》,矛头首指工部渎职及“上古邪物”传说!

“妈的!这帮狗仔…真能编!”张小强骂咧咧。

林悦却眉头紧锁:“强子,这文章风向不对。字里行间有意引导向‘皇室失德’、‘朝纲紊乱’,甚至暗指…兴庆宫地宫藏祸!”她拿起红笔在几个敏感词组上画圈,“有人在刻意搅浑水!”

就在这时,管家匆匆进来,附耳低语几句。林悦脸色微变:“什么?太子门下几位清客学士,接连发表诗文,痛斥权贵奢靡,不顾民生凋敝?矛头隐隐指向支持赈灾最力的李财大哥?!”

京郊,某座避暑山庄(李财提供)。

李悠悠端坐在静室中央,闭目调息。他皮肤下流动的暗青金属光泽己然内敛,但整个人散发出的那种不属于尘世的、冰冷的秩序感却更加明显。呼吸间仿佛有细微的空间涟漪荡漾。他正在极力压制灵魂深处与归墟法则缠绕带来的、时刻想抹除“李悠悠”人格的吞噬感。

对面,柳依依安静地煮着草药,紫金纹路在指间灵动缠绕,散发出平和的暖意。道源灵引与血脉之力在她体内达成了一种脆弱的共生平衡,代价是情感波动似乎更加内敛。玄机子躺在里间榻上,枯槁依旧,唯有眉心偶尔闪过极其微弱的银芒。

“感觉…如何?”柳依依的声音清冷平稳。

李悠悠缓缓睁眼,瞳孔深处掠过一丝挣扎的星光:“还好。规则的低语…习惯了就好。长安呢?”

“李财大哥传来密信。”柳依依递过一张纸条,“灾情惨烈,流言汹涌,太子门下异动…似乎有人在借着水灾,利用恐惧和愤怒,搅动风云。朝堂不稳。”

李悠悠接过纸条,指尖无意擦过柳依依递来的指尖。一股轻微的电流般的酥麻感传来,来自两人体内同源规则与道源的微妙共鸣。

“恐惧和愤怒…”李悠悠眼神冰冷,“是滋养归墟最甜的饵食…这灾劫,还未真正结束。有人在‘收尾’。”

他想起了镜中归墟那双巨大星眸最后闭合前冰冷的一瞥。

一个念头浮上心头:暂时退避的猎手,是否会欣赏猎物间的相互撕咬?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hhd0a-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