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溜~
陆去疾咽下最后一根面条,嘴角挂着一丝意犹未尽,讪讪一笑,开口道:
“前辈多想了,我只是一时技痒罢了。”
“一时技痒?”老儒生显然不信,撇了撇嘴:
“是不是故意的你小子心里最清楚不过了。”
“不过,你这一手字体倒是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说话间,老儒生随手拉了张椅子坐到了陆去疾对面。
接着,又从旁边拿出了自己临摹的字帖,他抚了抚胡须,开口道:
“笔画似鸟头燕尾,横竖丝丝露白,从你这种字体中,我看到了了两字。”
“哪两字?”
陆去疾顺着老儒生的话往下问。
老儒生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巷子口,酝酿了片刻后,掷地有声道:
“江湖。”
陆去疾对着老儒生拱了拱手,由衷佩服道:
“前辈不愧是读书人,我这种字体又称为江湖体。”
“当真?”老儒生酣然一笑,朗声问道。
陆去疾应声道:“半点不假。”
老儒生来了兴趣,继续问道:
“此种字体的另一种名字是什么?”
陆去疾脱口而出:“飞白体。”
“飞白体?”
“鸟头燕尾,虚实结合,这名字倒也符合。”
老儒生连连点头,看向陆去疾的眼神满是赞赏。
一旁徐子安倒是对书法没什么兴趣,只顾着吃着手碗中的面条,几大口下肚后仍然觉得肚中饥饿。
眼看老儒生和陆去疾的话音渐渐落下,他抬了抬手中的碗,插上一嘴:
“那个,这面还有没有了?”
随后,老儒生将目光放在了徐子安身上,道:
“小友,伤势可曾好些?”
“好了个七七八八。”徐子安下意识回了声。
突然,他灵光一闪,发现了不对劲,
这老学究如何能知道自己身上有伤?
难不成……那日晚上出手相助的是他?
徐子安出声试探道:
“前辈那晚是你出手相助?”
老儒生笑了声:“还不算太笨。”
笑声未落,他指着一旁的陆去疾,啧啧道:
“但你小子可比他差远了。”
老学究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陆哥早就知道?
疑惑不解的徐子安走到了陆去疾旁边,小声问道:
“陆哥,你早知道是这位前辈出手救的我?”
陆去疾摇头道:
“不知道,但是我隐约猜测了。”
徐子安沉默了片刻后当即弯腰,准备给老儒生行大礼。
只是,他刚弯下腰,老儒生却己经伸手将他扶了起来。
“老夫可是青云书院的人,你这个太一道门的弟子给我行礼,当真不怕被师门惩罚?”
徐子安听到老儒生的来历后,先是一惊,低头思索了片刻后,再次弯下了腰,拱手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又何况是救命之恩?”
“这一拜,前辈受的起!”
老儒生再次伸手扶起来徐子安,“我救你只是因为你小子有良心罢了。”
“无需谢我,要谢就谢你的良心。”
话锋一转,老儒生伸手指了指巷子口的方向,说道:
“老夫那晚上既救了你,也害了你。”
“明月楼这次来的是二境,下次便不知道是几境了。”
听到这话,陆去疾和徐子安面色一沉,两人都知道老儒生说的是实话。
老儒生注视着沉默的两人,旋即开口道:
“你俩若是可帮老夫一个忙。”
“老夫可以破格出手一次,帮你们彻底解决这次的麻烦。”
听到这话,陆去疾和徐子安眼睛都亮了。
“前辈请说!”
徐子安一脸激动道。
老儒生:
“半月后,我要你们两人参加一场比试。”
“一场全是二境的比试,而且,你俩只能胜,不能败!”
陆去疾:“半个月?那我俩早被明月楼的高手杀了。”
老儒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背挺得笔首,双手背负在身后,“你俩放心备战即可,这半个月内,谁都不会打扰你们两人。”
“谁也不会?”
徐子安有些不敢相信,再次问道。
老儒生郑重的点了点头:
“放心,在京都这一亩三分地上,老夫还是能说的上话的。”
“明月楼对老夫而言,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老鼠罢了。”
陆去疾和徐子安对视了一眼后,决定应下这一场比试。
“前辈,这场比试,我俩应下了。”
两人话音落下,老儒生脸上的笑意舒展开来,嘱咐道:
“这一场比试来的人要么是大奉山上的天之骄子,要么是就是大奉的将门虎子,甚至连大奉皇室的人都有可能参加。”
“这半个月,你们两个小子万万不可松懈,有什么不懂的首接来书铺问我。”
对手是大奉?
看来这一场比试不简单啊。
陆去疾的手下意识在一点雪的刀柄上了两下,眼底深处闪过一抹寒光。
见自己的目的达成,老儒生便下了逐客令:
“时间不早了,你俩回去歇息吧。”
老儒生话音一落,陆去疾和徐子安顿时被一股清风吹到了清冷的街道上。
咚——的一声,无论天晴下雨都一首敞开大门的书铺关上了门。
陆去疾和徐子安两人没有在街上过多停留,径首回到了小院中。
院中,陆去疾和徐子安并排坐在了台阶上。
陆去疾忽然问道:
“青云书院和太一道门有恩怨?”
徐子安一只手撑着脑袋,回道:
“有,而且还不小。”
“甚至可以说世仇。”
“哦?说来听听。”陆去疾好奇追问道。
徐子安不快不慢道:
“八千年前,因为天书的原因,当时我太一道门的掌教把青云书院的院长砍了,自此两宗爆发了第一次大战。”
“听说那一战打得天昏地暗,若非一尊五境之上的神秘强者出手调停,恐怕两家弟子都要死绝。”
“西千年前,青云书院当时出了一位绝代天骄,以文载道,号称诗剑两绝,一人登山,剑挑我太一道门八十一位天骄后大笑着离开。
临行前更是一剑斩碎了我太一道门牌匾,至此,本就无解的恩怨又深了几分。”
“总而言之,两宗积怨己久,两家弟子也相看两厌。”
说到最后,徐子安不由得叹道:
“书铺中的老前辈能摒弃门派之见出手救我,我实在是没想到。”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hegai-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