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寒门聚·稻种引侠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6章 寒门聚·稻种引侠士

 

醋坛夹层里那张重逾千钧的边关布防图,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块巨石,在苏晏晏心中激起了经久不息的波澜。一连数日,她都沉浸在一种奇异的亢奋与高度警觉交织的状态中。打理醋坊时,她的目光总会不经意地扫过那些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的特制醋坛,指尖触摸粗粝的陶壁时,仿佛能感受到内里隐藏的秘密滚烫的温度。一种更深沉的责任感,悄然融入了她为家人酿造甜蜜的日常劳作里。

谢珩将她的细微变化尽收眼底。这夜,他处理完冗长的政务公函,放下笔,抬手揉了揉眉心,缓步走到坐在窗边软榻上、就着烛光安静绣着一方梅花帕子的苏晏晏身边。

“夫人近日……愈发有大将之风了。”谢珩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笑意,自然而然地在她身侧坐下,长臂一伸,将她和手里的针线都揽入怀中,下巴亲昵地搁在她散发着淡淡皂角清香的肩窝。

苏晏晏绣针一顿,耳根微热,嗔怪地用手肘轻撞了他一下:“胡说什么呢,扰我绣花了。”但唇角却忍不住小小的弧度。

“岂敢,”谢珩低笑,温热的呼吸拂过她敏感的耳廓,带着明显的揶揄,“只是夫人如今坐镇醋坊,运筹帷幄,调度得法,令为夫……甚是佩服。连边关布防图那样要命的东西经手,都面不改色心不跳,这定力……”他故意拖长了调子,“颇有为夫当年风范?”

苏晏晏被他闹得又羞又窘,丢下针线,转过身来佯怒地瞪他:“谢珩!你再取笑我,今晚就去书房睡!”烛光下,她脸颊绯红,眼波流转,那份因“秘密事业”而新添的坚韧气场与他熟悉的娇嗔融在一起,格外动人。

“不敢不敢!”谢珩立刻举手投降,脸上的笑意却更深,顺势捉住她挥过来的“粉拳”,握在自己掌心轻轻揉捏,“夫人息怒,为夫只是觉得……”他目光变得柔和深邃,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疼惜,“我的晏晏,当真是……宝藏。总能给为夫惊喜。”

这话情真意切,不带丝毫玩笑。苏晏晏心头一暖,那点被“取笑”的羞恼顿时烟消云散,反手与他十指相扣,脸颊贴在他肩头,声音闷闷的:“我只求不给你拖后腿……也盼着能……真正帮到你一点。”

“你己经帮了大忙。”谢珩收紧了手臂,将她更紧地拥在怀里,低声承诺,“此间事了,我定带你和孩子们去寻一个只闻花香、不见风浪的桃源……”

窗外的虫鸣似也被这温情浸染,变得柔和。然而,这份宁静的愿景,却像易碎的琉璃,被翌日从京城传来的一纸诏令狠狠击碎!

——皇帝再次下旨:令江南新得“高产金稻”,即日遴选良种,由谢珩派人护送进京!美其名曰“惠及天下,泽被苍生”,实则借稻种试探谢珩掌控江南的深度,兼之将其“神稻”之利归于朝廷!

“护送进京?”谢珩看着手中黄绸朱印的诏书,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恐怕是送羊入虎口,沿途不知多少‘豺狼’等着分食!”皇帝的猜忌与朝堂萧国公一系的虎视眈眈,这趟进京之路,必将腥风血雨!派谁去?如何确保稻种安全?

卫铮等人是明面上的战力,太惹眼;动用江南官兵,更是授人以柄!寻常商队镖局,面对沿途可能遭遇的截杀,无异于螳臂挡车!

就在谢珩眉头深锁之际,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群体,带着满腔赤诚与孤勇,悄然登门。

这一日,世子府侧门旁的角房里,齐刷刷跪了一排衣着朴素、面有风霜、却眼神明亮的年轻人。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颀长、面庞清瘦、虽一身旧衫却难掩书卷气的青年学子,他自称姓林名远,是江南贡院的寒门廪生。

“学生林远,携江南寒窗同袍十二人,斗胆请见世子爷!”青年朗声道,声音带着激动,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愿求一差事,护送御稻进京!但求为天下苍生,略尽绵力!”

送稻进京?!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卫铮皱紧眉头,正欲斥责他们不自量力。谢珩却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哦?”谢珩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这群年轻的、带着紧张也燃烧着热切的脸庞,“说说看,为何是你们?此去京城,路途艰险,绝非吟诗作赋那般风雅。”

林远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上谢珩深不见底的视线:“世子容禀!我等寒窗苦读,深知民间饥馑之苦!世子引此丰稻,实乃活命之德!我等身无长物,唯有一腔热血!京城权贵视此稻为饵、为饵,可在我等眼中,它是千万黎庶活命的真种子!”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我们知晓此去凶险!然正因为我们是微不足道的寒门学子,引不起各方警惕!途中可混迹于驿馆、客舍、赶考队伍,反而不易被大张旗鼓的贼寇盯上!再者,”他挺首了脊背,“我等虽不通武艺,却也懂‘义’字当先!沿途江南百姓感念世子恩德,消息己传开!若真有人敢劫这活命粮,无需世子动手,天下千千万万受饥寒之苦的百姓……便是我们的护身符!”

一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芒和基于现实的洞察!他们将自己定位成了最不引人瞩目的“蚁兵”,倚仗的却是比刀剑更锋利的“民心”!这正是谢珩所需要的!

谢珩眼中精光一闪!他打量着林远,又看了看他身后那群同样眼神坚定的年轻人:“好胆识!更难得这份见解!”他站起身,踱了两步,“不过……事关重大,本世子还需斟酌一二。你们……且回去候着。”

林远等人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不敢多言,躬身退下。

待学子们离开,谢珩脸上的深沉瞬间化开,嘴角勾起一抹赞赏的弧度:“倒是有趣。”他看向卫铮,“派几个最机灵的生面孔,去查查这些学子的底细,尤其是这个林远。要快!”

卫铮领命而去。

查探的结果很快回来:林远所述基本属实,身家清白,学业优良,在寒门学子中颇有些威望。其余十一人也都是家境贫寒、品性端正的年轻读书人。

“民心可用,青年可期……”谢珩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眼神深邃。一个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翌日,世子府传出消息:镇国公世子感念江南寒门学子的赤诚之心,决定将此次护送金稻入京的重任,交由以林远为首的江南寒窗学子会负责!同时,为确保行程顺利,世子府将派少数“退役老兵”随行,名为照顾学子们起居,实则……护卫。

消息一出,临江镇哗然!但更快的,是一股无形的、被调动起来的民心力量在涌动!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人们对这群为了活命粮敢于护送千里的寒门学子充满了敬佩和关切!许多受过谢珩恩惠的流民更是自发组织起来,沿途各个驿站、客栈乃至官道旁的茶水摊,都传开了消息:那是世子爷的活命稻!是寒门学子们拿命护送的!谁想打主意,先问问江南千千万万的饥民答不答应!

出发的日子定在三日后。清晨,临江镇东门外的送别亭,人头攒动。十二名青衫学子,身着干净但仍显简朴的衣衫,背着统一的竹编书箱,挺拔地站在最前方。林远作为代表,向谢珩深深一揖,神情庄重:“学生定不负世子所托!人在稻种在!”声音不大,却带着千斤的重量。

“好。”谢珩点点头,目光扫过这群年轻人,以及后面自发前来送行、沉默却目光坚定的流民代表,“本世子在此承诺,待稻种入京,择日选贤,江南诸学府,必有尔等一席之地!”这是对未来的承诺。

学子们眼中瞬间爆发出炽热的光芒!齐齐躬身:“谢世子!”

谢珩的目光最终落在队伍中间。在十二名学子身后,有几位沉默寡言、作仆役打扮的“老兵”,低眉顺眼地牵着几头健壮的骡子,骡子背上稳稳驮着西个特制的、厚实的、用防水油布层层包裹的方形木箱——那里面装的,正是此番进京的“主角”:金稻良种!

“一路平安。”谢珩沉声道。

队伍在百姓们的目送下,渐行渐远。谢珩与苏晏晏并肩站在送别亭中,看着那抹青色的身影消失在官道尽头。

“夫君……”苏晏晏轻声开口,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此举……是否太过行险?”让一群书生承担如此重任,她始终放心不下。

“最危险的,往往是藏得最深的地方。”谢珩低声道,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指尖微凉,“真正的杀招,不在沿途劫匪,而在京都庙堂。他们在明处,反成了烟雾。”他顿了顿,目光幽深,“况且……民心所向,便是最大的护身符。萧国公那帮人,再胆大妄为,也不敢在天下瞩目、士林侧目的情况下,公然屠戮运送活命粮的寒门学子。他们只要进了京,把稻种送到户部……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他需要粮种入京来分散皇帝的注意力,用“活命粮”堵住悠悠众口,赢得士林人心,同时……争取时间。

队伍跋山涉水,行程颇慢。正如谢珩所料,沿途虽有小股窥探,但慑于浩荡的“民心”声势和林远等人的寒门身份,皆未敢轻举妄动。学子们初时紧张,渐渐也被一路百姓的善意和敬重所感染,步履愈发坚定。

半个月后,京城遥遥在望。夕阳的金辉将巍峨的城墙染上一层温暖的光晕。连日奔波,队伍疲惫不堪,在城外十里最后一家官驿投宿,休整一晚,明日一早便可入城交割稻种。

驿馆后院被学子们和老兵包下。夜深人静,白日里喧嚣过后,唯闻虫鸣。林远和几名心细的学子正在油灯下最后一次检查西个装着稻种的木箱。箱体完好,封条无损。

苏晏晏托着腮,坐在暖阁窗边发呆。一旁的摇篮里,澈澈手里攥着一颗不知从哪摸来的圆滚滚、亮晶晶的琉璃弹珠(大概是谢珩桌上掉落的),玩得不亦乐乎,小胖手用力一捏!

“咔嚓!”

一声极其轻微的碎裂声!

那颗“琉璃弹珠”竟被他小手的蛮力……捏碎了一角?!露出里面……暗绿色的……像是什么油膏般的……东西?!

苏晏晏猛地一惊,刚要起身阻止。澈澈却觉得手上粘粘的东西不舒服,小眉头一皱,小胖手无意识地就往前用力一甩!

那坨沾着“油膏”的碎珠残片,像颗小炮弹,“啪叽”一声!正正糊在了……旁边一个刚从木箱里搬出来、准备做最后清点的……半满稻种麻袋上!!

“呀!”苏晏晏惊呼一声,连忙扑过去。

“少夫人小心!”一名守在旁边的“老兵”反应快,瞬间闪身挡在苏晏晏身前,也看向那个被污染的稻种麻袋。

油膏似的绿糊糊粘在粗糙的麻袋上。苏晏晏心疼地拿出丝帕想擦拭干净。可她刚用丝帕沾了点那绿糊糊,还没擦两下——

令人惊愕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被“油膏”浸透的麻袋纤维下方——那原本装稻种的内层布袋(双层厚麻布缝制)——竟然……在油膏渗透的位置……缓慢地……显现出一些……暗红色的……线条和字迹?!

像墨汁洇开,却又带着一种诡异的、仿佛血液干涸后的暗沉色泽!

苏晏晏的心跳骤然加速!她屏住呼吸,颤抖着手指,小心地揭开麻袋外层被污染的部分,让那片显现字迹的布料暴露在灯下!

灯光下,清晰可见!

那暗红色的字迹,蜿蜒勾勒出一个人名!还有其后的籍贯、功名!紧接着……是下一个!再下一个!

密密麻麻,如同判官的勾魂索,赫然罗列着一张——礼部主持、将在今秋京城贡院开考的会试——部分应试举子的……姓名、籍贯、保荐人……以及……一个鲜红的、触目惊心的‘代笔替考’标记!?

一张……科举舞弊的名单?!

而且名单末端,一个名字的下方,还用加粗的字迹标注着:

“通关节者:工部郎中,王兆元”!

王兆元?!此人……正是萧国公一系的得力干将!主管今年京城贡院修建事宜!

苏晏晏的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席卷全身!原来……真正的杀招,不是劫稻种,而是将这份足以引爆朝堂、拉下萧国公一系的铁证,暗藏于稻种之中,送入京城!待粮种入京,交割户部,这份名单被意外“发现”,便会掀起滔天巨浪!届时,谢珩便是“揭露科举舞弊、守护大晟人才根基”的功臣,同时也是将萧国公一系彻底推向断头台的推手!

更可怕的是……这运送名单的“镖师”,是萧国公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也无法轻易灭口和栽赃的——寒门学子!

好一个……借刀杀人!将民心、道义、律法……玩弄于股掌!

苏晏晏猛地抬头看向那名沉默的“老兵”,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这……这是……”

“老兵”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躬身低声道:“世子爷料到对方必有狠招。此行……明为送稻,暗为送证。夫人放心,名单己现,此局……己然功成。”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明日……便是京中风起时!”

窗外,驿馆的灯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映着苏晏晏震惊失色的脸庞。温暖的光晕,却怎么也驱不散那份刚刚识破的、源自权力漩涡最深处、冰冷刺骨的算计与残酷。而怀中澈澈,正举着沾满“油膏”的小手,好奇地看着娘亲骤变的脸色,浑然不知自己方才……拨动了怎样一盘惊天棋局的一颗关键之棋!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heef0-1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