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西凉铁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七章 西凉铁骑

 

就在潼关城下陷入惨烈混战,凉州军以血肉之躯硬抗数倍之敌,雷豹率亲卫营发起悲壮决死的斩首冲锋之际——

“呜——呜——呜——!”

三声低沉而苍凉的号角声,如同来自远古的叹息,穿透震天的喊杀与火器的轰鸣,陡然从潼关西北方向的连绵山峦之中响起!

紧接着,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一面面从未见过的、绣着奇异火焰与苍狼图腾的巨大战旗,如同燎原之火,猛地从山脊线后竖起!无数身披黑灰色皮甲、头戴狰狞狼首盔的骑兵,如同沉默的黑色潮水,漫山遍野地涌了出来!他们队形并不十分严整,但每一个骑士都散发着野性而剽悍的气息,马术精湛,如同生长在马背上的幽灵!人数之多,竟似遮蔽了西北方的半边天空!

“西…西凉铁骑?!”城头上的老将郭威失声惊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是盘踞河西走廊多年的西凉王——拓跋宏!他…他怎么也来了?!”

战场之上,无论是苦苦支撑的凉州军,还是疯狂进攻的叛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第三方强大势力所震慑!攻势为之一滞!

西凉铁骑并未立刻投入战斗。为首一将,身材异常高大魁梧,披着雪白的狼裘,手持一柄造型夸张的弯月长刀,立于山岗之上,如同俯瞰猎场的狼王。他那双鹰隼般锐利的目光,冷冷地扫过下方惨烈厮杀的战场,扫过楚王的黑色浪潮,扫过藩王的联军,最终,落在了那面在万军之中依旧挺立不倒的玄色狼头帅旗,以及旗下那个玄甲如墨的身影之上。

一丝残酷而玩味的笑意,浮现在这位西凉之主的嘴角。

潼关之下,战局瞬间变得诡谲莫测,三方势力犬牙交错。赵辰的凉州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

潼关城下,血沃黄土,尸骸枕藉。那场惊心动魄的血战,最终以惨烈的僵持告终。

凉州军以惊人的韧性和强悍的战斗力,硬生生顶住了楚王主力与藩王联军的前后夹击,付出了近万精锐伤亡的惨重代价,阵线却如同磐石般未被彻底击溃。雷豹率领的亲卫营决死冲锋,虽未能成功斩杀藩王(吴王等人见势不妙,在重兵护卫下仓皇后撤),却如同一柄烧红的铁锥,深深刺入叛军腹地,打乱了其进攻节奏,极大缓解了正面压力。

而西凉王拓跋宏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战场的平衡。这位坐拥十万铁骑、雄踞河西走廊多年的枭雄,并未如楚王所期盼般加入战团,给予赵辰致命一击。他如同一头狡诈的独狼,只是冷眼旁观,按兵不动,坐视楚藩联军与凉州军互相消耗。其意图昭然若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无论最终谁胜谁负,都将元气大伤,他拓跋宏便可挥师东进,问鼎中原!

面对西凉铁骑虎视眈眈的压力,以及凉州军虽遭重创却依旧锋芒毕露、依托潼关险隘死战不退的顽强,楚王陈景瑞纵有满腔不甘,也不得不承认强攻潼关、速战速决的计划己然破产。继续僵持下去,只会白白消耗实力,最终便宜了拓跋宏这头恶狼。

昭武六年春,一场不为人知的秘密谈判在潼关与叛军大营之间的中立地带进行。数日后,楚王陈景瑞、吴王陈景琰、蜀王陈景瑜、越王陈景琮(肃王世子陈锋在潼关之战中重伤,不久后伤重不治)以及西凉王拓跋宏的代表,共同达成了一份心照不宣、却足以撕裂大武江山的“潼关之盟”:

楚王联军停止对潼关及凉州军的攻击,退回各自封地(楚王退回幽燕,吴王回江淮,蜀王回巴蜀,越王回闽越)。西凉军退回河西走廊。诸王(含西凉王拓跋宏)在其实际控制区域内,拥有独立的行政、赋税、军事权力,不再听命于京城朝廷。朝廷诏令在其境内无效。各方势力默认现有疆界,互不主动攻击(至少在彻底消化地盘、恢复实力前)。暗中结盟,共同抵制赵辰及其所控制的朝廷中枢,拒绝其势力进入各自地盘。

这份盟约,如同一把无形的巨斧,将曾经一统的大武王朝,彻底劈成了数块!中央朝廷所能号令的,仅剩下以京城为核心,包含河洛、部分关中、以及赵辰根基所在的北疆等区域。而广袤的幽燕、富庶的江淮、险峻的巴蜀、偏远的闽越、以及辽阔的河西走廊,尽数落入诸王之手,成为了国中之国!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史称“潼关裂土”,标志着大武王朝彻底进入了“后永宁”的群雄割据时代。曾经“永宁之治”的煌煌盛世,至此烟消云散,只余下遍地烽烟与黎民涂炭的悲歌。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g0e0h-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