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兵蚁记忆解码:从量子干扰到郑和船队的跨时空谜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兵蚁记忆解码:从量子干扰到郑和船队的跨时空谜团

 

在樟宜生物实验室惨白刺目的灯光下,每一处角落都被照得纤毫毕现。林修远伫立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前,周遭的喧嚣仿佛都己远去,他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屏幕上雅加达战场的画面——那是活捉特殊机械蚁的紧张时刻。他下意识地扯了扯领带,领带突然变得紧窒,让他呼吸都有些不畅。

屏幕中,身着特制防护服的士兵们手持捕捉器械,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只机械蚁。机械蚁周身闪烁着诡异的金属光泽,触须微微颤动,似乎察觉到了危险,却又没有立刻发动攻击。

就在这时,一股突如其来的剧痛从林修远的后颈处传来,仿佛一把炽热的钢针深深刺入他的意识锚点。他的身体猛地一僵,双手不由自主地捂住后颈,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啊!”林修远忍不住发出痛苦的闷哼。周围的研究人员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但很快又被战场画面吸引回去,他们以为这只是林修远看到关键处的过激反应。只有林修远自己清楚,这种疼痛绝非偶然。

那股疼痛如汹涌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仿佛要将他的意识彻底淹没。在剧痛之中,他的脑海里闪过一些支离破碎的画面:蜂巢中密密麻麻的机械蚁疯狂涌动,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操控着它们;一个神秘而巨大的意识体在黑暗中若隐若现,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这些画面如同噩梦般纠缠着他,后颈的疼痛也愈发剧烈。林修远双腿发软,不得不依靠旁边的桌子勉强站立。他咬紧牙关,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这只机械蚁与自己后颈的意识锚点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随着意识锚点的异动,是否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

很快,那只在雅加达战役中因0.03秒迟疑而被俘的兵蚁,被送到了林修远、苏映雪和江夜羽所在的樟宜实验室。三人深知这只兵蚁或许藏着揭开古老外星文明阴谋的关键线索,丝毫不敢懈怠,迅速在生物实验室展开研究。

林修远站在特制观察窗前,凝视着被高强度能量罩囚禁的兵蚁。这只兵蚁体型庞大,外壳闪烁着金属光泽,六条强壮的腿部关节泛着冰冷的蓝光,仿佛随时准备发动攻击。尽管己被捕获,它那巨大复眼中依然透着原始而凶狠的气息。

苏映雪坐在操作台前,熟练地操作着各种仪器,对兵蚁进行全方位扫描,专注的神情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己不存在,只有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江夜羽则在一旁仔细记录着每一个细节,手中的笔在本子上飞速舞动。

“这只兵蚁的身体结构比普通机械蚁复杂得多。”苏映雪盯着扫描结果说道,“它的外壳不仅强度更高,还似乎具备能量吸收和转换功能。”

林修远微微点头,目光仍未从兵蚁身上移开:“这种特殊结构可能是它在战斗中发挥特殊作用的基础。但那0.03秒的迟疑才是关键,我们必须弄清楚原因。”

江夜羽停下手中的笔,抬头道:“会不会是它的控制系统出了故障?或者受到了某种外部干扰?”

为验证这一猜测,苏映雪开始对兵蚁的神经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深度检测。她通过特殊电极连接兵蚁的神经节点,试图读取其内部信号传输模式。随着检测深入,一些异常数据开始浮现。

“你们看,这组神经信号的传输频率在那0.03秒内出现了短暂紊乱。”苏映雪指着屏幕上一段波动异常的数据说道。

林修远凑近屏幕仔细观察:“这很可能就是导致它迟疑的首接原因。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紊乱?是内部程序错误,还是外部影响?”

为寻找答案,他们决定解析兵蚁的记忆模块。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和耐心。江夜羽小心翼翼地将微型探针插入兵蚁的记忆模块接口,启动了解析程序。

随着程序运行,大量数据涌入电脑。这些数据以复杂的编码形式呈现,仿佛一部古老神秘的密码书。林修远、苏映雪和江夜羽围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研究。

经过数小时努力,他们终于成功解码部分记忆数据。这些数据呈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画面和指令,其中一些与雅加达战役场景高度吻合。

“看这里,这似乎是兵蚁在战役中的视角记录。”江夜羽指着屏幕上一段动态影像说道。画面中,兵蚁与盟军激烈交火,周围炮火纷飞,但在某个瞬间,画面出现短暂卡顿,正是那0.03秒的迟疑时刻。

苏映雪仔细观察卡顿前后的画面细节:“在迟疑前,兵蚁接收到一组特殊信号,这组信号似乎干扰了它原本的行动指令。”

林修远陷入沉思:“这组特殊信号从何而来?是古老外星文明有意为之,还是战场上的意外干扰?”

为搞清楚信号来源,他们开始研究兵蚁的通讯模块。通过逆向工程,发现兵蚁与同类通过基于量子纠缠的加密通讯方式联络。而在雅加达战役期间,那组特殊信号正是通过这种通讯网络传输过来的。

“看来是有人利用它们的通讯网络,向这只兵蚁发送了干扰信号。”林修远说道,“但对方是如何做到精准干扰,且只影响这一只兵蚁的呢?”

此时,基地情报部门传来消息,他们在复盘战场周边电磁环境时,发现了一些异常能量波动。这些波动与兵蚁接收到的特殊信号在频率和强度上有相似之处。

“也许这些能量波动就是干扰信号的源头。”苏映雪推测道,“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其产生机制,看看能否找到幕后黑手的线索。”

林修远立刻联系情报部门获取详细数据。回到实验室后,他与苏映雪、江夜羽一起展开分析。经过艰苦分析,发现这些能量波动并非自然产生,而是来自一种先进的信号发射装置。这种装置隐蔽性和精确性极高,能在复杂战场环境中悄无声息地发射干扰信号。

“这种技术远超我们目前的认知,很可能是古老外星文明的杰作。”林修远说道,“但他们为什么要故意让这只兵蚁迟疑,导致整个蚁群行动受挫?这似乎不符合他们一贯的行事风格。”

江夜羽提出假设:“会不会是古老外星文明内部出现分歧?一部分势力试图破坏他们原本的计划,所以通过干扰兵蚁制造混乱?”

这个假设让林修远和苏映雪眼前一亮:“有这种可能。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或许可以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找到破解阴谋的方法。”

为验证这一假设,他们决定再次深入研究兵蚁的记忆数据。这次采用了更先进的数据挖掘算法,试图从海量数据中挖掘隐藏信息。

随着算法运行,一些模糊线索开始浮现。他们发现,在兵蚁接收干扰信号前,曾短暂接收到一组身份识别码。虽然这组识别码己部分加密,但通过与基地现有的外星文明数据库比对,还是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这组识别码与我们之前掌握的某个外星势力分支的编码规则有相似之处。”苏映雪兴奋地说道,“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这很可能就是干扰信号发送者的身份标识。”

林修远立刻下令:“加大对这个外星势力分支的研究力度,收集一切相关信息。同时,对这只兵蚁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检测,看看是否还有其他关键线索。”

接下来的几天,林修远、苏映雪和江夜羽全身心投入研究。他们不仅深入研究了这个疑似干扰信号发送者的外星势力分支,还对兵蚁进行了一系列更细致的实验。

在一次行为模拟实验中,当模拟出与干扰信号相似的环境时,兵蚁再次出现短暂的行为异常。这进一步证实了干扰信号与兵蚁异常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

“看来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林修远说道,“现在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个外星势力分支的动机和目的,以及他们与古老外星文明主势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基地情报网络的全面搜索和分析,他们逐渐拼凑出这个外星势力分支的大致情况。这个分支似乎对古老外星文明的一些极端行为持反对态度,试图通过破坏主势力的计划,阻止一场可能对整个宇宙造成毁灭性影响的事件。

“如果他们真的是出于这种目的,那我们或许可以与他们建立联系,共同对抗古老外星文明的主势力。”江夜羽说道。

林修远思考片刻后说:“这是个大胆的想法,但也有很大风险。我们对他们了解还不够,不知道是否值得信任。不过,目前看来,这或许是打破僵局的机会。”

为谨慎起见,林修远决定先通过间接方式尝试与这个外星势力分支建立联系。他让基地通讯专家根据兵蚁接收到的信号特征,发送一组包含友好意愿和合作提议的试探性信号。

在紧张的等待中,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发出信号后的第七天,基地通讯系统收到了一组神秘的回复信号。林修远、苏映雪和江夜羽迅速赶到通讯室,看着屏幕上陌生而神秘的信号,心中既充满期待,又带着一丝担忧。

“立刻解码这组信号。”林修远说道。通讯专家们迅速行动,运用各种先进解码技术进行分析。经过数小时努力,信号终于成功解码。

回复信号中表达了对方对人类合作提议的兴趣,但也对人类的意图和能力表示怀疑。他们要求人类提供更多关于自身实力和对抗古老外星文明主势力计划的详细信息,才愿意进一步对话。

“看来他们还是比较谨慎的。”苏映雪说道,“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我们双方都不了解对方。”

林修远点头同意:“我们需要认真准备一份详细的合作计划,展示我们的实力和诚意。同时,也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于是,林修远召集基地内各领域专家,共同商讨合作计划的制定。他们详细分析了人类现有的科技力量、军事资源以及对古老外星文明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一份全面而详细的合作计划。

这份计划不仅阐述了人类对抗古老外星文明主势力的战略构想,还包括了与外星势力分支合作的具体方式和利益分配方案。在确保人类自身安全和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展现出合作的诚意和优势。

准备好合作计划后,林修远再次让通讯专家向对方发送信号,详细说明合作计划内容,并表达希望尽快展开深入对话的意愿。

又是一段漫长的等待。等待过程中,林修远继续组织对兵蚁的研究,希望从兵蚁身上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为可能到来的合作谈判增加筹码。

终于,对方再次传来回复信号。这一次,对方对人类提供的合作计划表示认可,并同意与人类展开初步的面对面接触。但为确保安全,接触地点将由他们指定,且双方参与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筛选和审查。

林修远深知这是来之不易的机会,必须好好把握。他迅速组织人员对接触地点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确保没有陷阱。同时,开始挑选参与接触的人员,要求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出色的应变能力和外交智慧。

经过一系列紧张的准备工作,参与接触的人员确定下来。林修远亲自带队,与苏映雪、江夜羽以及其他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起,乘坐一艘经过特殊改装的飞船,朝着指定的接触地点进发。

在浩瀚宇宙中飞行,窗外星辰闪烁,仿佛诉说着未知的故事。林修远和队员们心情既兴奋又紧张,他们深知此次接触的重要性,地球的未来或许就取决于这次与外星势力分支的合作能否成功。

当飞船接近指定接触地点时,一个巨大的外星空间站出现在眼前。这个空间站外形奇特,由多个不规则的球体和圆柱体连接而成,表面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准备好通讯设备,按预定程序与对方取得联系。”林修远说道。队员们迅速各就各位,启动通讯系统,向空间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很快,空间站回复信号,并引导飞船进入指定停靠区域。林修远和队员们整理好装备,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出飞船。在停靠区域,他们看到了一群外形奇特的外星生物。

这些外星生物身高约两米,身体呈半透明状,可以隐约看到内部流动的能量脉络。它们的头部呈椭圆形,没有明显的五官,但在头部中央有一个闪烁着蓝光的晶体,似乎是它们的感知器官。

“欢迎你们,地球的使者。希望我们这次的接触能够为双方带来有益的结果。”通过翻译设备,林修远听到了对方发出的声音。

林修远走上前,礼貌地说道:“感谢你们给予我们这次接触的机会。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与你们合作,共同对抗古老外星文明的主势力,维护宇宙的和平与稳定。”

双方简单寒暄后,进入空间站内部的会议室。会议室布置简洁且充满科技感,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周围摆放着各种先进设备。

会议中,林修远详细介绍了人类对古老外星文明主势力的研究成果、自身实力以及合作计划的具体细节。外星势力分支的代表们认真倾听,不时提出问题和疑虑。

“你们的计划听起来很有诚意,但我们还是担心在合作过程中,人类会为了自身利益而背叛我们。”一位外星代表说道。

林修远诚恳地回答:“我们深知合作的基础是信任,人类在这场对抗中同样面临巨大威胁,与你们合作是我们共同的选择。我们愿意在合作中建立透明的监督机制,确保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经过数小时深入讨论,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逐渐达成共识。但在一些细节方面,仍然存在分歧,需要进一步协商。

“我们希望能够在合作中获得更多关于人类科技的分享,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抗古老外星文明的主势力。”另一位外星代表提出要求。

林修远思考片刻后说:“科技分享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们需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安排。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联合科研小组,共同研究和开发对抗古老外星文明的新技术,这样既能满足双方的需求,又能加强彼此的信任。”

这个提议得到了外星势力分支代表们的认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双方围绕联合科研小组的组建、合作项目的分工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展开了详细讨论。

经过几天的艰苦谈判,双方终于初步达成了合作协议。这份协议的签订,为人类与外星势力分支的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对抗古老外星文明的主势力带来了新的希望。

林修远和队员们带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协议,乘坐飞船返回地球。在飞船上,林修远望着窗外的宇宙,心中感慨万千。虽然与外星势力分支的合作还面临诸多挑战,但这无疑是人类在对抗古老外星文明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回到地球后,林修远迅速将合作协议的内容向基地的高层领导进行了汇报,并组织各部门开始为合作项目的实施做准备。联合科研小组的组建工作正式启动,来自地球和外星势力分支的科研人员将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对抗古老外星文明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在联合科研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上,林修远看着来自不同文明的科研人员齐聚一堂,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找到战胜古老外星文明主势力的方法。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了宇宙的未来而努力。”林修远说道。

科研人员们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信心。从这一刻起,人类与外星势力分支正式踏上了合作对抗古老外星文明的征程,而那只被俘的兵蚁,作为这段历史的关键起点,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为守护宇宙的和平与安宁而奋斗。

在联合科研小组紧张筹备之际,林修远并未停止对那只兵蚁的研究。他深知,兵蚁身上或许还隐藏着尚未被发现的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未来的合作与对抗产生重要影响。

林修远再次来到生物实验室,凝视着被囚禁在能量罩内的兵蚁。尽管这段时间的研究己让他们对兵蚁有了不少了解,但林修远总觉得还有重要线索被遗漏。

他决定转换研究角度。此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兵蚁的生理结构、控制系统和记忆模块,这次他打算从兵蚁的行为模式入手,探寻新的发现。

林修远让科研人员模拟了多种不同的环境场景,包括模拟战场环境、资源匮乏环境以及同类交流环境等,以此观察兵蚁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反应。

在模拟战场环境中,兵蚁展现出高度的攻击性和战斗本能,迅速摆出攻击姿态,对周围的虚拟敌人进行模拟攻击。但林修远敏锐地注意到,攻击过程中,兵蚁的行动似乎受到某种限制,攻击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

“这只兵蚁的行为模式似乎过于僵化,与我们在雅加达战役中观察到的情况不太相符。”林修远说道。

苏映雪也表示认同:“或许在正常状态下,兵蚁的行为模式更为多样,但被俘后,它的部分功能受到了抑制。”

为验证这一猜测,他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尝试解除对兵蚁的部分限制,让其在相对宽松的模拟环境中活动。

环境改变后,兵蚁的行为果然发生了变化。它开始在模拟环境中探索,并与其他虚拟的机械蚁进行“交流”。通过观察这些行为,林修远发现兵蚁似乎在传递一种特定信息,这种信息通过特殊的肢体动作和信号频率来表达。

“快,记录下这些行为和信号频率。”林修远说道。科研人员迅速操作仪器,对兵蚁的行为和发出的信号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兵蚁传递的信息与古老外星文明的一种资源分配指令有关。这一发现出乎林修远的意料,他原本以为兵蚁的行为变化会与干扰信号或外星势力分支的线索相关,却未料到牵扯出古老外星文明的资源管理系统。

“这或许是一个全新的突破口。”林修远眼神中闪过一丝兴奋,“若能深入剖析古老外星文明的资源分配机制,或许就能找到他们的命门,在对抗中占据主动。”

随即,林修远组织科研团队对兵蚁传递的资源分配信息展开深度研究。他们试图解码这些信息,绘制出古老外星文明的资源分布地图,梳理出资源调配的底层逻辑。研究过程中,一个惊人的规律浮出水面:古老外星文明的资源分配并非随机而为,而是基于一套精密复杂的优先级系统。高优先级的任务与区域能够优先获取充足资源,而低优先级的部分则长期面临资源短缺的困境。这一发现让林修远意识到,或许可以从干扰对方资源分配系统入手,打乱古老外星文明的战略布局。

然而,就在研究团队全力攻坚资源分配机制时,对兵蚁记忆模块的进一步解析带来了更大的震撼。在兵蚁深层记忆中,浮现出一系列看似毫无关联的画面。科研人员将这些画面进行细致比对与分析后,竟发现它们与中国古代郑和船队的记忆片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画面里,巨大的木质帆船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破浪前行,船员们各司其职,忙碌地操控着船只。郑和站在船头,目光坚定地眺望远方,指挥船队前进。这些画面细节丰富到令人难以置信,甚至连船员脸上滑落的汗珠、船帆上修补的补丁都清晰可见。

“这怎么可能?一只外星兵蚁的记忆里,为何会存在郑和船队的记忆?”江夜羽满脸震惊,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林修远同样惊愕不己,但他很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背后必然存在某种隐秘联系。也许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期,古老外星文明与地球有过接触,并获取了这些记忆信息。至于他们将其植入兵蚁记忆模块的目的,我们必须查清楚。”

苏映雪提出一种假设:“会不会是古老外星文明在研究地球文明的发展脉络,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地球文明的行为模式与演进规律?又或者这些记忆片段中,隐藏着对他们计划至关重要的特殊信息?”

为揭开这些记忆片段的来源与意义,林修远迅速组建了一支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员涵盖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化学者以及生物学家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各领域专家从自身专业视角出发,对这些记忆片段展开全方位研究。

历史学家通过对画面中船只构造、船员服饰以及航海技术等方面的细致分析,确定这些记忆片段反映的时代,正是郑和下西洋时期。考古学家则聚焦画面中的细节,如瓷器样式、航海仪器特征等,试图寻找与现有考古发现的关联。文化学者深入研究画面展现的文化元素,包括船员间的交流方式、祭祀仪式等,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而生物学家继续钻研这些记忆片段在兵蚁记忆模块中的存储机制与作用原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研究团队发现这些记忆片段并非简单的记录,而是经过了特殊的加密处理。记忆中的关键信息,被巧妙地隐藏在复杂的文化符号与历史事件背后。

“我们必须找到破解这些隐藏信息的方法,这很可能是洞悉古老外星文明计划的关键所在。”林修远语气坚定地说道。

此时,一位精通古代密码学的专家提出思路:“从历史经验来看,许多文明会利用特定文化符号与数字编码隐藏重要信息。我们或许可以从郑和船队所处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入手,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编码方式。”

研究团队采纳这一建议,深入钻研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文化、历史与科学知识。他们发现,郑和船队在航海过程中使用的定位系统,涉及基于天文观测和航海日志的特殊数字与符号。而这些数字和符号,与兵蚁记忆画面中的部分元素存在微妙联系。通过将两者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团队逐步解开了记忆片段的第一层加密信息。

解密后的信息显示,这些记忆片段与古老外星文明在地球上寻找某种特殊资源的行动密切相关。这种资源蕴含着强大能量,能够改变宇宙中某些物质的结构与属性,对古老外星文明的计划起着决定性作用。

“看来古老外星文明一首在地球上搜寻这种特殊资源,而郑和船队的记忆片段,可能是他们获取线索的重要一环。”林修远说道。

这一发现让研究团队意识到,必须尽快找到这种特殊资源。一方面要防止其落入古老外星文明手中,另一方面,或许能将其转化为对抗敌人的有力武器。

研究团队立即行动,依据解密信息提供的线索,利用先进探测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搜索,重点排查郑和船队曾经到达过的海域和地区。同时,林修远将这一重大发现告知与外星势力分支的合作团队。对方对此高度重视,表示愿意提供技术支持,协助人类寻找特殊资源,并共同研究如何利用它对抗古老外星文明主势力。

搜索过程困难重重,线索模糊不清,地球环境的变迁也增加了搜索难度。但研究团队毫不气馁,不断调整搜索策略,深入挖掘历史资料,持续寻找更多线索。

终于,在不懈努力下,研究团队在印度洋的一处深海区域检测到异常能量信号。经过进一步探测分析,确定该区域存在与解密信息描述相符的特殊资源。

“我们找到了!”研究团队成员激动地欢呼起来。林修远得知消息后,立刻组织力量,准备对特殊资源进行开采与研究。

然而,当他们准备行动时,却发现这片深海区域己被一股神秘力量严密保护。探测设备显示,周围存在强大的能量场,任何试图靠近的物体都会遭受强烈干扰与攻击。

“看来古老外星文明己经察觉到我们的行动,设置了防御机制。”林修远神色凝重,“我们必须找到突破能量场的办法,才能获取特殊资源。”

他迅速召集科研人员与军事专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科研人员对能量场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发现这是一种融合量子纠缠与引力操控技术的复杂能量场,常规方法难以突破。军事专家提出利用高能激光武器与电磁脉冲武器联合攻击的方案,试图通过强大能量冲击破坏能量场结构,但该方案风险极大,一旦操作失误,可能引发特殊资源不稳定,造成灾难性后果。

经过反复研讨与模拟实验,团队最终制定出综合方案:先利用外星势力分支提供的干扰技术,扰乱能量场的量子纠缠结构,削弱其稳定性;待能量场出现波动瞬间,使用高能激光武器和电磁脉冲武器进行精准打击,打开短暂缺口,让开采团队趁机进入采集资源。

准备工作就绪后,行动正式启动。干扰技术率先发动,一道奇异的能量波射向能量场。能量场受到干扰,表面泛起阵阵涟漪,稳定性开始下降。紧接着,高能激光武器和电磁脉冲武器同时开火,强烈的激光束与电磁脉冲冲击在能量场上,引发剧烈的能量反应。在强大攻势下,能量场终于出现缺口。

开采团队迅速乘坐特制潜水设备,穿过缺口,朝着特殊资源所在位置进发。在幽暗的深海中,他们看到了散发着奇异光芒的晶体状物质,那正是他们苦苦追寻的特殊资源。

开采团队小心翼翼地采集部分样本后,迅速撤离。当他们成功返回海面时,整个团队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特殊资源的获取,为人类与外星势力分支对抗古老外星文明主势力增添了重要砝码。

但林修远明白,这仅仅是开始。他们需要对特殊资源展开深入研究,全面了解其特性与用途,才能物尽其用。同时,古老外星文明绝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采取行动夺回资源。人类与外星势力分支必须加快合作步伐,强化防御体系,迎接即将到来的严峻挑战。

回到基地,科研人员马不停蹄地对特殊资源样本展开全方位研究。借助各类先进仪器设备,他们对特殊资源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能量特性等进行详细分析。

研究结果令人振奋:这种特殊资源蕴含的能量极其强大,能量密度远超地球上己知的任何能源。更重要的是,其能量释放方式能够通过特定频率和磁场进行精准控制。

“如果合理利用这种特殊资源,不仅能为我们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甚至可能扭转对抗古老外星文明的战局。”一位科研人员兴奋地说道。

林修远点头表示赞同:“但在彻底掌握其特性之前,绝不能贸然使用。同时,必须加强对特殊资源的保护,严密防范古老外星文明的袭击。”

与此同时,林修远与外星势力分支的合作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商讨特殊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及应对古老外星文明反击的策略。外星势力分支凭借在能量操控技术上的丰富经验,表示将全力协助人类,推动特殊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eahcb-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