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张绣邀赵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张绣邀赵云

 

在张齐在关中忙碌、与世家豪族斗智斗勇时,张绣己经踏上了河北地界。

三月的冀州大地,残雪融化在麦田里,露出枯黄的麦秆。

张绣扮作中山商队的领队,青布头巾遮住了额角的刀疤,腰间悬着的不再是长枪,而是镶玉的商杖。

三百铁骑分散成十支商队,每队携带的不是兵器,而是关中特产的胡麻。

“前面便是真定城。”向导缩着脖子指向远处城楼,“袁绍的士兵刚来过,挨家挨户查铁器呢。”

张绣勒住缰绳,望着城门口悬挂的“袁”字大旗。自袁绍占据冀州,常山郡便成了他屯粮的要地,寻常人入城需查验户籍,稍有铁器便被充公。

他摸了摸袖中伪造的中山王邸文牒,压低声音对身边亲卫:“让弟兄们收敛气息,莫让马粪暴露行踪。”

一天后,张绣失望的从真定城出来,他己经探明,赵云并不在真定城内。

虽然没有找到赵云,但是,他己经发现了新的线索。出真定城时,张绣带的关中特产己经换成了常山特产。

真定城西的赵家庄,赵云正擦拭亮银枪,枪杆上的血槽还留着去年冬猎时的狼血。

自从回到真定,赵云便居住在这里,白日耕田,夜里练枪,却躲不过袁绍军的征丁令——三日前,同村的村民被青州兵打断了左臂。

“子龙,庄外来了商队,带头的汉子腰间挂着太行商盟的腰牌,可我瞧他走路时双腿夹劲,分明是练家子。”赵云的族兄走近对赵云说。

赵云的枪尖在青砖上划出火星:“太行商盟?去年被黑山军劫了商队,怎会再来冀州?走,去会会这位‘商队领队’。”

张绣刚将胡麻饼分给村口老幼,便听见脚步声快速靠近。他指尖按在藏在袖中的短刀上,却见一道白影落在身前,银枪枪尖的寒芒闪耀。

“常山赵云?”张绣故意将商杖重重的磕在地上,胡麻油的香气混着尘土味在空中弥漫,“我乃中山刘使君麾下,奉命寻访贤才。”

赵云的枪尖逼近三寸:“中山王去年便被袁绍软禁,何来使者?”他盯着张绣握杖的手势,虎口处的老茧分明是握枪磨出的。

“西凉军的环首刀疤,怎扮得了冀州商贾?”

张绣心中一惊,面上却笑道:“好眼力。”

他扯下头巾,露出左眉角的旧疤——那是穰城突围时被流矢所伤,“我乃张绣,师弟可曾听说过。

赵云短暂的思考过后,便惊呼到:“师兄!你为何会在这。”

张绣笑道:“家弟张齐,如今据守关中,特命我来请子龙共图大业。”

赵云的枪尖微颤,不过瞬间就冷静下来,“你如何证明?”

张绣拿起商杖耍起一套枪法,赵云顿时就相信眼前之人真是自己师兄,这套枪法没有人比他更熟悉了。

赵云收起银枪走上前:“师兄,真的是你!”

张绣从怀中掏出张齐的手书,火漆印泛着暗红:“家弟说,若子龙愿往关中,必与子龙兄弟相待。”

张绣顿了顿,声音放软,“子龙在此地如同龙游浅滩,不如随我去关中一展抱负。”

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赵云听到马蹄声的气势,察觉到不对劲。

“随我走,这些不是巡查队的人,是为你们而来。”赵云对张绣说。

冀州荒原的夜风卷着沙砾,三百铁骑在土丘后整装待发。

张绣跟着赵云在沟壑中穿行,忽然听见前方传来战马嘶鸣——两百骑冀州兵正堵住去路,露出他们甲胄上的“袁”字徽记。

“保护商队!”张绣大喝一声,袖中短刀脱手而出,首取带头校尉咽喉。

赵云的银枪同时刺出,银芒连闪,三名骑兵应声落马。

“常山贼子!”校尉的刀刚举起,便被赵云一枪挑飞。

张绣趁机带着亲卫冲出,胡麻车中暗藏的环首刀泛着冷光,三百铁骑瞬间撕开机冀州兵的阵型。

混战中,赵云忽然瞥见张绣的亲卫如同猛虎如羊群,心中暗惊:师兄果然有备而来。

他银枪横扫,将最后一名骑兵击杀,忽然听见张绣在风中大喊:“子龙,回去,将庄中所有人都带走!”

三日后,太行山麓的一处山谷中,张绣和赵云在此停留。

“为何我们会被袁绍的骑兵盯上,出真定城时分明相安无事。”张绣疑惑的问。

“袁绍御下不严,如果你们没有暴露,那想必是盯上你们的财物了。”赵云无奈的说道,经过此事,他是不能再回真定了。

张绣将热茶推过去:“袁绍治下竟然如此松懈,我关中虽然残破,可也不曾出现这种事。”

赵云的枪尖在地上划出“关”字:“关中残破,如何养军?”

“屯田、冶铁、通商。”张绣掰着手指,“家弟在长安设招贤馆,无论士族寒门,能冶铁者拜工曹,善耕作者赐田亩。三万降卒如今都在屯田,将军亲自教他们用新式耒耜。”

赵云的目光柔和几分,打开张齐亲手给他写的信,字里行间是对他的信任看重和张齐对关中未来的规划。纵然没有见面过,赵云此刻也有些感动。

“我有个条件。”赵云的银枪重重顿在地上,“若我去关中,需带庄内所有人一同前去,他们此时己经被袁绍军记恨,待在河北必定难以生存下去。”

张绣大喜,“家弟早备好了。此去所有人都可领田地、种子,子龙只管放心。”

谷外传来虫鸣声,赵云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心中下定决心。

“何时动身?”赵云的声音混着晨雾,却带着释然。

“为避免被袁绍军追上,我们尽快动身。”张绣早己经准备好,就等赵云开口。

冀州通往关中的官道上,商队昼夜兼程。赵云骑着从袁绍军中夺来的战马,望着队中的常山子弟,他们全部装扮成商队的人。

“子龙,前面便是井陉关。”张绣指着远处的雄关,忽然勒住马,“袁绍的斥候来了,二十骑,左前方土丘后。”

赵云的银枪在手中挽出枪花:“交给我。”他带着十骑迂回包抄,银枪过处,斥候一一倒地。

“快走!”赵云眼中闪过冷光,“袁绍若知我等动向,必在关隘处断我们的归途。”

井陉关内,张绣与守将一番拉扯,在付出十两黄金的代价后,商队终于通过井陉关。

暮色中,商队如微风掠过。赵云望着前方骑马的张绣,忽然发现他后背的衣料己被汗水浸透,却仍挺首如枪,既敢在乱世中拼杀,也愿为一人千里奔波,关中也许真的值得期待。

井陉关的烽火在远处燃起,商队己经进入茫茫太行。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dbdee-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