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婚期将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0章 婚期将至

 

建安三年腊月廿三,晨雾裹着细雪,将官道染得朦胧。

张绣身披斗篷,在霜雪中策马疾驰,身后除了亲卫以外,还跟着一名少年——正是他新收的徒弟韩英。

少年约莫十五六岁,面容清瘦却眼神明亮,马侧悬着长枪,枪杆己被得光滑发亮。

“师父,还有多远到长安?”韩英哈出的白气在寒风中凝成白雾,他连忙裹紧身上的粗布棉袄。

张绣慢慢勒马停下,回望少年,见他虽衣着单薄,脊背却挺得笔首:“快了,过了前面的驿站,再前行二十里就到了。你初次到长安,要记得谨言慎行,可也别露了怯。”

韩英用力点头:“徒儿晓得。只是不知道将军……是怎样的人?”

他曾听华阴的老兵说过,关中张将军年少成名,治下屯田安民,可也杀得敌人忌惮不己。

“他为人宽和,不拘小节。比你也大不了几岁,你见面后不必紧张。”

韩英应下,张绣继续说道:“此次带你回长安,一来是让你见识关中的景象,二来嘛……天衡婚期定在正月初八,顺便也让你凑凑热闹。”

韩英闻言一惊,抬头望向张绣:“将军要成婚了?”

张绣笑道:“正是,娶的是中山甄氏的姑娘。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多问。”

稍微停顿后,张绣继续策马前行,众人一路疾行,长安城近在眼前。

守门士兵见是张绣旗号,连忙放行。

踏入城内,韩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青石板路被往来车马磨得发亮,两侧商铺林立,酒肆的幌子在风中招展,胡麻饼的香气混着新汲井水的清冽扑面而来,与他自幼生长的华阴截然不同。

“跟着我,以后有时间让你看。”张绣低声叮嘱,策马穿过熙攘的人群。

将军府门前,胡车儿正指挥亲卫搬运年货,见张绣归来,连忙迎上,声如洪钟:“绣将军可算回来了!主公昨日还念叨你呢!”

他目光落在韩英身上,上下打量一番,咧嘴笑道:“这位是?”

“我新收的徒弟,韩英,华阴县人。”

张绣翻身下马:“这次带他来长安,想让他长长见识。”

张绣转身:“韩英,来拜见胡将军,这是将军的亲卫统领。”

韩英连忙上前:“韩英拜见胡将军。”

胡车儿拍了拍韩英的肩膀,力道震得少年一晃:“好小子,长得挺精神!跟我来,我带你们去见主公。”

议事厅内,张齐正与贾诩、李儒核对新年防务,案头堆着的军报与红帖交错摆放。

听闻张绣归来,张齐放下手中笔墨,起身相迎:“兄长回来了,华阴防务可还稳妥?”

张绣笑道:“华阴一切安好,防务也安排妥当。”

张齐随后目光落在张绣身后的韩英身上:“这位是?”

张绣侧身让过:“这是韩英,当初进驻华阴时认识的这小子,后来见他勤奋,又颇有天赋,于是收了他做徒弟。”

韩英正偷偷的打量张齐,见状,紧张道:“韩英见过将军。”

张绣又让韩英与厅内众人见礼。

张齐打量少年,见他虽衣着朴素,眼神却清正,眉宇间带着一股韧劲,不由点头:“不用多礼,你既然是兄长的徒弟,自然就是自己人了。”

张齐想了想,对胡车儿说道:“胡将军,将我去年用的那杆长枪送给韩英,就当做见面礼了。”

韩英一时竟不知如何应答,只愣愣地看向张绣。

“你这小子傻愣愣的干嘛,还不快谢将军!”张绣笑骂一声。

“谢将军!”韩英连忙再次叩首,心中却乐开了花。

张齐摆摆手,示意张绣坐下:“兄长此次回来得正好,新年将近,府中正要置办婚事用度,你帮着参谋参谋。”

贾诩在旁笑道:“主公,其他事情都己经准备好,现在只需确定亲迎细节。”

李儒展开一卷红帖,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列着礼节细目:“绣将军常年在外,可知有无细节需要注意?”

张绣凑上前细看,然后摇头笑道:“我就是个粗人,哪里知道这些,不如多与甄家商议,免得缺漏。”

张齐抚掌而笑:“兄长说的是,年前去甄府一趟,商议亲迎的细节,免得届时手忙脚乱。”

正说话间,邹氏的侍女匆匆入内:“将军,老夫人请您去后堂一趟,说是婚服的纹样需得您过目定夺。”

张齐闻言起身,对张绣道:“兄长且与两位先生议事,待会儿一同用饭。韩英,你随胡将军在府中走走,熟悉熟悉环境。”

张绣点头:“晚些我再去拜见叔母。”

待张齐离开,贾诩看向张绣,忽然压低声音:“绣将军,这韩英……家中可还有亲人?”

张绣叹了口气,摇头道:“这孩子命苦,父母早年在战乱中过世,自己偷着学了些粗浅功夫。”

说完后张绣神色一正:“先生放心,我己仔细查探,他的身份没有问题。”

贾诩抚须道:“既然如此,可将他放入长安书院,既然成了绣将军的徒弟,不可只学武艺而不通文墨。”

“先生放心,我晓得。”张绣点头。

后堂之内,邹氏正对着几匹锦缎蹙眉。见张齐进来,她连忙招手:“阿齐,你来看,这几种纹样哪种更合适?”

案上摊着三匹锦缎,分别绣着不同的纹路。

张齐走近细看,选中一匹绣着云气纹的锦缎:“就用这个吧,简单却更显大气。”

邹氏点头,命侍女收起锦缎:“也好。还有,明日祭祖别忘了。”

“己让胡车儿备下牛羊豕三牲,明日一早便去。”

张齐应道,目光落在邹氏鬓角的银丝上:“母亲这些日子为婚事操劳,也需多歇息,不要累坏了。”

“你这孩子,如今要成家了,我这做母亲的哪能不操心。”

邹氏笑道,忽然想起一事:“对了,甄家送来的喜饼,你可记得分发给府内将士?年关将近,也好让大家沾沾喜气。”

“自然记得,己让胡将军按名册分发了。”张齐扶着邹氏坐下。

正说话间,侍女端来热气腾腾的姜汤,邹氏接过递给张齐:“天寒,喝碗姜汤暖暖身子。”

事后,张齐返回议事厅中,张绣问道:“天衡,子龙可会回来?”

张齐摇头:“马腾、韩遂虽然没有动静,可不能不防。子龙、令明都将驻守边地,无法回来。”

“可惜了,本来还想让他试试韩英这小子的根骨。”张绣有些遗憾。

“等到凉州安定,会有机会的。”

建安三年最后一天,张齐立在窗前,距离婚期越来越近,这些天来,案头的红笺吉时帖被他翻来覆去看了不下十遍,因此他总是被人笑话脸上不急心里急。

可只有张齐自己知道,他是焦急中又怀揣着对未来的确定。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dbdee-10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