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马场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在京城权贵圈中激起了千层涟漪。
风声鹤唳数日后,摄政王府却是一片安然。
杨一的日子,似乎并未因那场“意外”而有太大改变。
只是,王府里那些曾经带着审视、探究甚至隐隐不屑的目光,如今大多化为了敬畏与好奇。
尤其是萧绝身边的几位核心幕僚与侍卫统领,再见到杨一时,神色间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复杂。
有惊叹于她临危不乱的胆识,有好奇她那神乎其神的“拍马”技巧,更有对她与摄政王之间那种旁人难以插足的默契的揣测。
林总管依旧是那副温和恭谨的模样,只是在无人处,看向杨一的眼神,会不自觉地带上一丝深思。
“杨姑娘,这是王爷让老奴送来的。”
这日午后,林总管捧着一个精致的描金漆盒,走进了杨一的小院。
“王爷说,上次马场受惊,这些权当压惊。”
杨一接过漆盒,入手微沉。
打开一看,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套崭新的银针,长短粗细各异,针尖在阳光下泛着幽幽寒光。
旁边还配着几瓶小巧的瓷瓶,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这……”
“王爷说,杨姑娘的医术,不应埋没。”
林总管微微躬身。
“姑娘若有什么短缺的药材,只管吩咐下来,王府库中,应有尽有。”
杨一着那些银针,心中了然。
萧绝这是在变相地肯定她那日展露的“手段”,也是在给她提供更便利的条件。
“替我多谢王爷。”
林总管走后,杨一拿起一枚最细的银针,对着阳光细看。
针身光滑,针尖锐利,远比她之前自己打磨的那些要好得多。
她嘴角微扬。
这位摄政王,倒真是个心思深沉,却又懂得拿捏分寸的人。
京城里的风言风语,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杨一的“神断”之名,早己不是什么秘密。
从最初的“金丝蜜獾案”,到后来的“京城连环命案”,再到这次的“皇家马场遇刺”,她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场合的窃窃私语中。
只是,此刻人们提及她,更多的会冠上一个前缀——“摄政王身边那位”。
“听说了吗?那位杨姑娘,可不简单呐!”
茶楼酒肆,画舫楼阁,总有那么些自诩消息灵通之辈,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与同伴分享着不知从何处听来的“内幕”。
“据说啊,她有阴阳眼,能通鬼神!”
“不止!我还听说,她轻轻一指,就能让烈马俯首帖耳,更能让凶徒当场毙命!”
“真的假的?这么玄乎?”
“那还有假?皇家马场那天,多少人亲眼所见!摄政王都对她另眼相看呢!”
传闻越传越神,杨一的形象,在京城百姓与官员的口中,逐渐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
有人说她是得道高人的弟子,身怀异术。
有人说她是天降奇女,能预知祸福。
更有甚者,将她说成了能驱鬼役神的“女半仙”。
这些传闻,或多或少都带着夸张与臆测,却也无形中增加了杨一的传奇性。
对于这些纷纷扰扰,杨一置若罔闻。
她依旧每日在王府的书阁与自己的小院间往返,偶尔去看看萧绝赏赐的那几株紫竹长势如何,或者摆弄一下新得的那些药材。
低调,是她一贯的行事准则。
然而,她的存在本身,己经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磁石,吸引着各方势力的关注。
一些有求于摄政王,却又摸不透王爷心思的官员,开始旁敲侧击地向王府递帖子,想要拜会这位“杨姑娘”。
帖子的措辞,大多恭敬而隐晦,言语间充满了对她“奇能”的暗示与期盼。
一些自诩与王府有些沾亲带故的贵妇,也开始以各种名目举办宴会、诗会,热情地邀请杨一参加。
她们的好奇心,丝毫不亚于那些官员。
更有些胆子大的,首接托人送来重金,想请杨一“指点迷津”,看看自家风水,或是卜问一下前程。
对于这些,杨一概以身体不适,或“王爷有命,不得擅自与外人交接”为由,一一婉拒。
她的态度明确而坚决,既不给人留下话柄,也杜绝了不必要的麻烦。
但她越是如此,外界对她的猜测便越发离奇。
“杨姑娘,这是吏部侍郎夫人派人送来的帖子,说是邀您过府赏菊。”
侍女将一张烫金的帖子呈上。
杨一看也未看。
“回了吧。”
“还有,这是城南张员外托人送来的,说他家小儿夜夜啼哭,想请姑娘……”
“不见。”
杨一头也未抬,继续翻看着手中的一本《南疆异闻录》。
侍女不敢多言,躬身退下。
【魂语探案系统】的界面上,代表外界“窥探”与“请求”的能量波动,如同潮水般涌来,又被杨一无形的气场隔绝在外。
她清楚,这些人,大多是冲着她“摄政王身边红人”的身份,以及那些被夸大的“神通”而来。
真心实意者少,投机钻营者多。
她没有兴趣应付这些虚与委蛇。
父亲杨知县那边,杨一也抽空去看过几次。
自从杨一进了摄政王府,又在皇家马场“大显神威”后,杨知县在衙门里的处境,确实好了不少。
那些曾经明里暗里给他使绊子、穿小鞋的同僚,如今见到他,都会客客气气地拱手问好,脸上堆满了笑容。
一些原本棘手的公务,也似乎变得顺畅起来。
只是,杨知县心里的石头,却并未完全放下。
他深知官场险恶,女儿如今身处权力漩涡的中心,看似风光,实则危机西伏。
“一一啊,王府那种地方,规矩大,人心杂,你凡事都要多留个心眼。”
杨知县拉着女儿的手,语重心长地叮嘱。
“爹知道你聪明,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爹,您就放心吧,我有分寸。”
杨一笑着安慰父亲。
“您在衙门里,也别太实在了,该推的事情就推,别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
散财童子爹的属性,可不能再发扬光大了。
“哎,爹明白,明白。”
杨知县连连点头,眼角的皱纹,似乎又深了几分。
杨一知道,父亲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她如今的地位,看似稳固,实则如履薄冰。
王家的威胁,只是暂时被压制,绝不可能就此罢休。
京城之中,觊觎摄政王权势,或是与萧绝对立的势力,不知凡几。
他们对自己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异人”,定然也是充满了警惕与敌意。
所以,她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掌握更多的信息。
王府的书阁,成了她最常去的地方。
那里不仅有浩如烟海的典籍,更藏着许多不对外公开的卷宗与舆图。
她利用在王府的便利,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关于这个时代、这个王朝、这座京城的一切信息。
各方势力的分布图谱,重要人物的关系网络,朝堂之上的利益纠葛,江湖之中的恩怨情仇……
这些看似枯燥的信息,在她眼中,却是一张张解构这个复杂世界的拼图。
【魂语探案系统】也在这段时间里,默默地吸收着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流,进行着分析与归纳。
杨一能感觉到,系统似乎也在适应着京城这个更为庞大和复杂的灵异场。
她发现,京城的灵异残留,远比偏远的小县城要浓郁得多。
那些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那些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宫殿楼阁,每一处,似乎都沉淀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与执念。
只是,这些灵异大多处于一种沉寂或被压制的状态,不像县城那些孤魂野鬼一般活跃。
杨一的名声,如同投入湖中的石子,荡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
她的地位,也因与摄政王的紧密关联,而水涨船高。
这一切,为她将来接触更复杂的案件,接触更高层面的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同时,也将她推向了更汹涌的暗流中心。
这日,杨一正在书阁中查阅一份关于前朝覆灭的秘闻。
忽然,【魂语探案系统】的界面,轻微地闪烁了一下。
【系统提示: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源头未知,疑似与高阶灵体相关。】
杨一的指尖一顿,目光从泛黄的纸页上移开,望向窗外。
窗外,天色依旧晴朗,阳光明媚。
然而,一种莫名的寒意,却悄然爬上心头。
这京城,平静的表面之下,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的魂语探案之路,似乎才刚刚揭开一角。
而真正的挑战,或许,正悄然逼近。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cecfc-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