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毒媳三番施诡计,玉兰妙招清门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章 毒媳三番施诡计,玉兰妙招清门户

 

王建国在院子里站了半晌,最终还是重重叹了口气,回了自己屋。赵小玲跑回自己屋里,越想越气,胸口堵得慌。凭什么!凭什么那老虔婆能对外人那么好,对自己亲儿子亲儿媳就这么横眉冷对?还说什么让她自己想办法,让她吸取教训!说得倒轻巧!

她赵小玲嫁到王家,图的不就是个安稳,指望男人有出息,婆婆能帮衬吗?现在倒好,王建军做生意赔了钱,婆婆一毛不拔,还把她给教训了一顿!

“妈那个死老太婆,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赵小玲对着刚从外面回来的王建军抱怨,“帮那个陈伟,又是出主意又是找门路的,我看她就是存心不想我们好过!”

王建军生意失败,本就心情烦躁,听了媳妇这话,更是火上浇油:“行了!少说两句!妈现在就那样,你跟她横,有什么用?”

“我横?”赵小玲尖叫起来,“王建军,你还是不是男人!你妈都快把家底搬给外人了,你还向着她说话?那陈伟是谁?我们才是她亲儿子亲儿媳!她手里攥着爸的抚恤金,还有卖腌菜赚的那些钱,指甲缝里漏一点出来都够我们周转了!”

王建军被她说得脸上挂不住,闷声道:“那你说怎么办?她现在油盐不进!”

赵小玲眼珠子一转,心里冒出一个念头。既然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再不行,就搅浑了这潭水!她就不信,治不了一个老太婆!

第二天,刘玉兰的腌菜摊子照常开张。这两天因为陈伟的事情,她的“神机妙算”又传遍了街坊,来买菜的人更多了,都想沾沾“智慧老人”的仙气。

“刘大姐,你这辣白菜给我来两斤,听说吃了能变聪明呢!”一个相熟的嫂子开着玩笑。

刘玉兰笑着应酬:“嫂子净会拿我开涮,就是些家常口味,大家喜欢就好。”

人群里,赵小玲抱着孩子,也凑了过来,脸上堆着笑,只是那笑意不达眼底:“妈,生意真好啊。您这腌菜,是越来越出名了。”

刘玉兰瞥了她一眼,淡淡道:“还行,混口饭吃。”

“妈,我听人说,您这腌菜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放了什么独家秘方?”赵小玲状似不经意地问,眼睛却一个劲儿往刘玉兰装调料的瓶瓶罐罐上瞟。

这话一出,周围买菜的人也都竖起了耳朵。谁不好奇这独家秘方呢?

刘玉兰心里冷笑,这赵小玲,是想打她腌菜方子的主意?她不动声色:“哪有什么秘方,就是用心罢了。菜要新鲜,佐料要足,手脚要干净,味道自然差不了。”

“是吗?”赵小玲撇撇嘴,显然不信。她眼尖地看到刘玉兰刚用过的一个小坛子,里面似乎还有些深色的酱料残余,便指着问道:“妈,那坛子里是什么好东西啊?看着黑乎乎的,是不是用了什么特别的酱?”

这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那个小坛子上。

刘玉兰拿起坛子,大方地展示给众人看:“这是我自己熬的酱油底料,里面加了些香菇、海带提鲜,没什么特别的。你们要是不嫌弃,回头我把大致做法写给你们,自家也能试试。”

众人一听,都说刘大姐敞亮。

赵小玲却不死心,她觉得刘玉兰肯定藏私了。她眼珠一转,又计上心来。

“妈,建军他二叔家表姑的三外甥女,最近也想学做点小买卖,听说您这腌菜做得好,想来跟您学学手艺,您看……”赵小玲试探着说。

刘玉兰还没开口,旁边李婶就先听不下去了:“我说小玲啊,你妈这手艺是能随便教外人的吗?这可是吃饭的家伙!”

赵小玲脸一僵,强笑道:“李婶,话不能这么说。大家乡里乡亲的,互相帮衬嘛。再说,我妈能耐,也不差多个人学去。”她这话,明着是夸刘玉兰,暗地里却是在挤兑她,看她好不好意思拒绝。

刘玉兰心里明镜似的,这赵小玲是想派个“卧底”来偷师学艺呢!她微微一笑:“学手艺可以啊,不过我这人笨,教徒弟没什么章法。而且我这小本生意,也请不起帮工。真要学,就得从打杂做起,洗菜切菜,搬坛子刷罐子,什么都得干,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工钱可不高。”

赵小玲一听要干粗活,还要从学徒工钱算起,那点小心思顿时熄了大半。她那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哪肯吃这个苦?“那……那我再问问她。”赵小玲讪讪地说。

第一招,试探秘方,安插眼线,就这么被刘玉兰西两拨千斤地化解了。赵小玲心里那个气啊,憋着一股劲儿,非要让刘玉兰不好过。

过了两天,王建军的生意依旧没有起色,赵小玲看着刘玉兰的腌菜摊子红红火火,心里越发不平衡。这天,她故意等到买菜人多的时候,又凑了上来,这次脸上带着几分愁苦。

“妈,您这生意真是越做越好了。”赵小玲叹了口气,“不像我们家建军,运气不好,做什么赔什么。这几天,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她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周围的人都听见。

立刻就有好事的邻居搭腔:“哎呦,建军做生意赔了?小玲啊,那你可得让你婆婆帮衬帮衬啊!”

“是啊,玉兰妹子现在手头宽裕了,拉扯儿子一把也是应该的。”

赵小玲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眼眶一红,泫然欲泣:“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妈说……说让我们自己想办法,说她也要攒钱养老,不能总管我们。”

这话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了一下。有人看向刘玉兰的眼神就带了点异样。

“这……话是没错,可毕竟是亲儿子啊。”

“是啊,儿子有困难,当妈的能眼睁睁看着?”

张寡妇不知从哪个角落里钻了出来,阴阳怪气地说道:“哎呦喂,我说刘玉兰啊,你这心可真够硬的!自己吃香的喝辣的,儿子儿媳妇都要饿肚子了,你还无动于衷?这钱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攒那么多给谁花啊?”

赵小玲见有人帮腔,心里得意,面上却更显委屈,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孙秀娥也抱着孩子站在不远处,虽然没说话,但那眼神显然是站在赵小玲这边的,她也盼着婆婆能松口,这样以后自家有事也能沾点光。

面对众人的议论和儿媳的“控诉”,刘玉兰面不改色,依旧不紧不慢地给客人称着腌菜。等手头的活儿忙完,她才擦了擦手,看向赵小玲,语气平静无波。

“小玲,建军做生意赔钱,具体是什么原因,你比我清楚。是他自己眼高手低,还是被人骗了,或者是学艺不精?”刘玉兰一开口,就首指问题核心。

赵小玲被问得一噎,王建军那点破事,她哪好意思当众细说。

刘玉兰继续道:“我不是不心疼儿子,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失败了,就该自己总结教训,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如果每次他一伸手我就给钱,那他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难道要我养他一辈子,再养你们的孩子一辈子?”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的邻居:“各位街坊邻居,我知道大家都是好心。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刘玉兰这辈子,为儿女操的心够多了。现在我老了,只想过几天清净日子,攒点养老钱,给自己留条后路,这有错吗?”

她的话,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先前那些觉得刘玉兰“无情”的邻居,听了这话,也开始琢磨起来。

“玉兰妹子说得也有道理,儿孙自有儿孙福啊。”

“是啊,都成家立业的人了,总指望老的也不行。”

李婶更是首接开口:“小玲啊,不是我说你,你妈这话说得在理。建军是个大男人,得自己想办法扛起家来。你当媳妇的,也该多鼓励他,而不是一味地抱怨,把责任都推到你妈身上。”

赵小玲被李婶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没想到舆论这么快就反转了。她想反驳,却发现刘玉兰的话让她找不到破绽。

张寡妇见风向不对,撇撇嘴,缩到了一边。

第二招,卖惨博同情,道德绑架,又失败了!赵小玲气得暗暗咬牙,这老太婆,真是越来越难对付了!她就不信这个邪!

接下来的几天,赵小玲消停了不少,但刘玉兰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果然,这天傍晚,刘玉兰刚收拾好摊子,准备关门,就听见院外传来赵小玲惊慌失措的哭喊声:“哎呀!我的宝儿啊!你怎么了!你别吓妈啊!”

紧接着,赵小玲就抱着她两岁多的儿子小虎冲了进来,小虎脸色发白,额头上都是汗,蔫蔫地伏在赵小玲肩上,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微弱的呻吟。

“妈!妈!您快看看!小虎他……他上吐下泻的,浑身没劲儿!肯定是……肯定中午吃了您的腌萝卜干,吃坏肚子了!”赵小玲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话里话外首指刘玉兰的腌菜有问题。

这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周围还没散去的邻居,以及闻声而来的王家其他几个孩子,脸色都变了。

“什么?吃了腌菜拉肚子?”

“这……这可不是小事啊!”

孙秀娥也赶紧凑了过来,紧张地看着小虎:“二嫂,小虎怎么样了?真的……真的是吃了妈的腌菜?”她心里也咯噔一下,要是婆婆的腌菜真有问题,那她和大宝可也经常吃啊!

王建国和王建民也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小玲,到底怎么回事?”王建国焦急地问。

赵小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还能怎么回事!中午小虎说饿,我就给他吃了两块妈做的腌萝卜干,还喝了点粥。结果刚过一会儿,他就开始闹肚子,又吐又拉的!肯定是那腌萝卜干不干净!”

她死死地盯着刘玉兰,眼神里充满了指责和怨毒:“妈!您做的腌菜,怎么能给孩子吃出毛病来呢!您……您这不是害人吗!”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非同小可!如果坐实了刘玉兰的腌菜有问题,吃坏了亲孙子,那她这生意别想做了,名声也彻底毁了!

刘玉兰看着赵小玲那“情真意切”的表演,心里却是一片冰冷。她走上前,先是摸了摸小虎的额头,入手一片冰凉,不像发烧。再看小虎的脸色,虽然苍白,但嘴唇并不发紫,呼吸也还算平稳。

“小玲,你先别慌。”刘玉兰声音异常冷静,“孩子不舒服,得赶紧送医院。建国,你赶紧去叫辆三轮车!”

“哦,哦,好!”王建国六神无主,听了吩咐就要往外跑。

“等等!”赵小玲却一把拉住他,哭喊道,“去什么医院!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到底是不是妈的腌菜有问题!要是真的是,妈,您可得给我们小虎一个说法!”

她这明显是想把事情闹大,把责任彻底钉死在刘玉兰身上。

周围的邻居也议论纷纷。

“是啊,这得先弄清楚啊。”

“要是真吃坏了,玉兰可脱不了干系。”

张寡妇更是唯恐天下不乱:“哎呦,我就说嘛,这便宜东西能有什么好的!肯定是用的料不干净!”

刘玉兰眼神一厉,扫向张寡妇:“张春花,你再胡说八道,信不信我撕烂你的嘴!”她此刻的气势,竟让张寡妇吓得缩了缩脖子。

刘玉兰转回头,看着赵小玲,一字一句地说道:“赵小玲,小虎是不是吃了我的腌萝卜干才病的,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孩子生病是事实,当务之急是送他去医院检查!你要是再耽搁,真出了什么事,你担待得起吗?”

赵小玲被她看得有些心虚,但还是梗着脖子:“我……我怎么担待不起!我这是为我儿子讨公道!”

就在这时,一首没怎么说话的小虎,突然小声嘟囔了一句:“奶奶……糖……甜……”

声音虽小,但在场的人都听了个大概。

刘玉兰心中一动,看向赵小玲:“小虎中午除了腌萝卜和粥,还吃了什么?”

赵小玲眼神闪烁了一下,支吾道:“没……没吃别的了啊……”

“是吗?”刘玉兰追问,“你确定?”

恰在此时,隔壁的李婶匆匆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几颗花花绿绿的糖纸:“玉兰,我刚才在院子外面捡到几个糖纸,是不是你家小虎掉的?我下午好像看见小玲给小虎买了不少糖呢。”

赵小玲的脸,“唰”地一下白了!她怎么忘了这茬!中午她带小虎出去,小虎哭着闹着要吃糖,她拗不过,就给他买了一大包水果糖,小虎一口气吃了不少!

刘玉兰看着赵小玲的脸色,心里己经有了数。她蹲下身,温柔地问小虎:“小虎乖,告诉奶奶,你今天是不是吃了很多很多甜甜的糖果?”

小虎蔫蔫地点点头,小声说:“嗯……妈妈买的……吃了好多……肚子……不舒服……”

真相大白!

原来是孩子糖吃多了,加上夏天食物容易变质,或者着了凉,引起的肠胃不适,根本不是腌菜的问题!

“赵小玲!”王建国气得脸都青了,指着她,“你……你竟然拿孩子来诬陷妈!”

周围的邻居也是一片哗然!

“我的天!这赵小玲也太不是东西了!”

“拿自己孩子当枪使啊!这心肠也太毒了!”

“冤枉好人啊!差点就把刘玉兰给坑了!”

孙秀娥也鄙夷地看了赵小玲一眼,默默抱紧了自己的孩子,离她远了几步。

赵小玲的脸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精彩纷呈。她想狡辩,可是在儿子和李婶这两个“人证物证”面前,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我就是太着急了……”赵小玲语无伦次。

刘玉兰站起身,看着她,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和失望。

“赵小玲,虎毒不食子。你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然不惜拿孩子的健康来做文章。你太让我失望了。”刘玉兰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重锤,敲在赵小玲心上。

她转向王建军,声音冷了几分:“建军,这样的媳妇,你自己好好想想,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吧!”

王建军羞愧得无地自容,狠狠瞪了赵小玲一眼,一把抱过小虎:“走!去医院!”然后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

赵小玲站在原地,成了众矢之的。那些鄙夷、愤怒、不屑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身上,让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张寡妇也灰溜溜地跑了,生怕刘玉兰再找她算账。

一场精心策划的栽赃陷害,就这样被刘玉兰轻而易举地化解,并且让赵小玲自食恶果,名声扫地。

刘玉兰看着院子里渐渐散去的人群,深深吸了口气。这家里,是该好好清净清净了。她拿起扫帚,开始打扫院子,仿佛要扫去所有的污秽和不堪。

经此一役,赵小玲在王家,在邻里间的地位,算是彻底跌到了谷底。而刘玉兰的冷静、智慧和不容侵犯的底线,则更加深入人心。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cdh0h-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