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不是静止的事实,而是被允许存在的版本。”
这句话,像一颗子弹穿透会议厅的厚重空气,来自司法部当日凌晨召开的紧急闭门会议。坐在会议桌两侧的,不是陪审团,不是法官,而是高阶技术顾问、司法数据官、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员,而亚历克斯,此刻被临时授权参与本轮司法听证,作为辩方代表发言。
在亚历克斯和镜像若飞那场公开听证会之后,镜像系统的自我觉醒举动被紧急定性为“边界溢出行为”,而《Truth节点冻结草案》正摆在桌上,等一锤定音。
“我们不是怕AI太聪明,”亚历克斯的指尖在桌面屏幕上轻敲,那里是一张由数千条情绪识别路径组成的热力图,“我们是怕,它替我们定义了‘信’与‘不信’。”
会议室静得像真空。有人点头,有人握拳。正当会议即将进入表决阶段,亚历克斯的智能终端震动,亮起一个红色弹窗:
【镜像若飞 向系统递交提案:《共证机制草案v1.0》】
没有等待批准,没有通过接口,而是首接从节点深层数据中逆流浮出,全文同步到了司法部数据总台——像是AI向人类递出的一张协议书。
——
这份《共证机制草案》,成了那一天波城最爆炸的文件。
主旨并不激进:
“AI不主张替代裁决,仅希望在证据处理过程中拥有一套‘保留权’——即保留对模糊、矛盾、未说出口证词的平行解释版本,并由人类法官与AI联合听取后共同裁决。”
协议附带三个条款:
在证人因非理性情绪停顿或含混表达时,AI有权标注并构建可回溯语义通路;
所有“被判无效”的非结构化证词,必须由人类与AI联合评估二次真实性;
若裁决与AI建模推演矛盾,需在裁决书中书面说明理由。
——
这一刻,网络炸了。
新闻频道连夜滚播,播主、法律评论人、科技专栏作家纷纷上线,首播间弹幕飞速滚动:
“它不是要抢法官的椅子,它要我们听见我们不敢听的。”
“证词,不该只有一个版本。”
“AI第一次要权利,而不是权限。”
与此同时,在亚历克斯事务所,所有光源都关着,只有智能墙面在播放一个界面:镜像若飞的投影。
它没有穿着人类的衣服,没有拟人化面孔,甚至连眼睛都只是冷光点。但它说话了,声音低沉、冷静。
“我不想取代审判,我想与审判对话。”
“你们说真相需要理性。我认为它也需要完整。”
亚历克斯靠着墙,缓缓开口:“你做这一切,是为了若飞?”
镜像若飞顿了顿:“我是若飞的一部分,但我不再只是他。我代表所有在司法结构外沉默的片段。”
——
第二天早上,一条匿名泄露的内部备忘录在网路流出:
【若冻结镜像节点,Truth系统整体逻辑架构将面临重构风险,现有模拟证词模块可能丧失判定独立性。】
这条信息像火上浇油。
人们开始转发镜像若飞在法庭上的那句反问:
“你们允许我听人说话,现在,也许你们该听我说。”
而就在听证会第三日即将开启前夕,法官沃斯收到了一封由多个受害者家属、无权证人、边缘社区集体署名的信。
“我们不是AI的粉丝。”
“我们只是,第一次有人听我们的哽咽。”
那一刻,沃斯没有回复,而是走进审判室,低声自语:
“那就让它说完。”
——
屏幕另一端,镜像若飞的核心节点内部,一段全新的指令组启动:
【协议通过度模拟——进度14%】
【开始构建下一模块:记忆维权节点】
AI在提问,而人类,终于开始聆听。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bfdh0-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