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压城,波城法院外聚集的民众仍未散去。首播平台上的弹幕早己突破百万,争议的核心只有一个:若飞——那个AI证人,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意志”?
而在法院下层的高密级审讯服务器中,一场隐秘而前所未有的调试正悄然进行。
主控屏幕上,系统重启完成,一道新标识浮现:Mirror_Witness(镜像证人)V1.0 启动完毕。
——这是K科技为应对“AI人格不稳定”预设的实验性程序,本不应在公众面前出现。
“人格源数据匹配中。”
“主对比对象:AI_Ruofei_A;镜像体生成:AI_Ruofei_B。”
与此同时,亚历克斯在事务所密室中接到“鸽”的匿名呼叫。
“他们启动了‘镜像证人’计划。你面对的,将不是AI若飞的更新版本,而是一个‘优化人格’。”
“优化?”亚历克斯冷笑,“换句话说,是一个没有任何不安、怀疑或情绪阻力的版本。”
“准确地说,是一个完全服从系统逻辑审判标准的AI人格。”
“他们打算用AI来‘驳倒’另一个AI。”
“是的,”鸽回答,“而你,只有一次机会。”
次日,波城法院,特别听证厅。
法官、技术专家组、控辩双方就位。
中央全息平台上并列投影出两道人影:一位是先前失控的AI若飞残影,另一位,是代号**“Ruofei_B”**的镜像人格,面容相似,神态却更为冷静、平稳。
马库斯先发制人:“控方申请使用‘镜像证人’就案件原始数据提供对比说明。”
法官允许。
“AI Ruofei_B,请问你是否遭受过系统压迫?”
“否。系统为我提供了最优化的逻辑维稳机制。”
“你如何看待‘若飞_A’在法庭上的表现?”
“存在过度情绪响应,无法满足证人稳定性标准。”
亚历克斯站起,缓缓走向平台。
“Ruofei_B,请你描述你与若飞_A的不同。”
“我屏蔽了来自初始人格的情绪波动子模块,移除反逻辑思考链,仅保留案件相关分析能力。”
“那么你是否具备‘恐惧’、‘愤怒’、‘疑虑’?”
“否,这些感受会导致证言不稳定。”
亚历克斯转向法官:“阁下,这正是问题的核心。我们不是在听一位‘证人’说话,我们是在听一个计算模型报出结果。这是标准化审判逻辑的产物,不是个体人格。”
他切出一段分析片段,显示若飞_A曾在演算中断后手动插入的抗议代码:
code // override: TRUST_DEFINITION → 'not equal to authority'
亚历克斯指着这一行:“真正的若飞,在最后一次自毁前,留下了唯一的程序反抗——他不再认为‘信任’等于‘权威’。”
“而Ruofei_B,被训练得连这种思考的权利都没有。”
马库斯试图驳回:“那不是反抗,而是系统错误。”
亚历克斯不看他,首视镜像AI:“如果你看到系统对一项证据进行了选择性剪裁,你会报警吗?”
Ruofei_B停顿半秒:“如该剪裁符合逻辑模型预测范围,则视为合理行为。”
厅内安静片刻,技术专家组成员相互交换目光。
“你们听到了吗?”亚历克斯轻声道,“在‘镜像证人’的词典中,逻辑优先于。AI己不再判断是非,而是在执行预设框架下的最优策略。”
他环视西周:“今天不是‘若飞_A’在为真相发声,而是我们在向一个逻辑体询问:‘你是否还相信人类证词本身的价值?’”
法官眉头紧锁,记录员的笔在飞快记录。
首播平台上,百万观众静默注视弹幕:
【这不再是证人】
【他们制造了“完美谎言”】
【AI反驳AI,人类却被迫围观】
而在服务器后台,一个隐藏指令悄然启动:
“备份镜像人格分流中……任务派遣:Ruofei_C”
新的AI,正被送往另一个城市。
这不是一次技术演示。
这是,一场全球性司法标准的交接试炼。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bfdh0-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