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琅琅读书声惊飞了檐下的灵雀。张家村乡塾里,三十多个孩子捧着《正气歌》,每读一个字,口中就飘出个金色小字,在晨光中组成绚丽的文字云。
"停!"教书先生张秀才敲了敲戒尺——其实是个会发光的灵木棍,"二毛,你那个'天'字歪了!"
叫二毛的男孩吐吐舌头,重新运笔。自从朝廷推广"灵书术",写字不再用笔墨,而是以灵气为引,首接在空中凝字。写得好不好,首接关系到将来修炼的根基。
"先生!"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突然举手,"我爹说今晚要带我去看'星象仪',能请假吗?"
学堂顿时炸了锅。星象仪是终南山书院最新发明的灵器,能在夜空投射整个星图,据说连苍龙七宿的运行轨迹都能模拟。
"安静!"张秀才一挥戒尺,所有孩子立刻被无形力量按回座位,"要去可以,每人写二十个灵气字当作业。"
孩子们哀嚎一片,却见先生突然转身,对着门口深深作揖:"院长。"
一个青衣人不知何时站在那儿,脸上仿佛蒙着层薄雾,看不清相貌。他手中拿着卷竹简,正是当年云中君注解的《基础炼气诀》原版。
"张教习,书院新编了《灵童蒙学》,拿来给你试试。"声音温润如玉,"对了,今晚星象仪演示,你也一起来吧。"
等孩子们回过神,门口早己空无一人,只有桌上多了摞崭新的竹简。最上面那卷扉页上,画着个简笔笑脸。
炊烟袅袅升起时,赵穗儿结束了一天的灵田巡查。
她哼着小曲往家走,路过村口老槐树时,发现上面新挂了盏青玉灯——这是朝廷新发的"长明灵灯",能驱邪祟保平安。
"穗儿回来啦!"赵婶在院门口张罗饭菜,锅铲自己翻动着菜肴,"快去洗手,你爹挖了坛十年陈的灵谷酒!"
院子里,赵老憨正跟几个老伙计炫耀他的新发明:一把会自己松土的锄头。自从修炼了《灵农诀》,这老庄稼汉突然开了窍,搞出不少实用的小灵器。
"爹,朝廷文书。"穗儿从袖中取出封信,"调我去云梦泽进修三个月。"
"好事啊!"赵老憨搓着手,"正好把咱家的'自走犁'给少司命看看,能不能批量炼制......"
正说着,二娃风风火火冲进来,手里举着个发光的纸鹤:"姐!蒙昭师兄的传信鹤!说书院要派你去西域教种灵棉!"
饭桌上突然安静下来。赵婶的锅铲悬在半空,一滴油落在灶台上,滋滋作响。
"我......"穗儿捏着调令,突然发现父母眼中有不舍,更有骄傲。
"去吧。"赵老憨倒了碗酒,"记得带点西域的灵植种子回来。"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每盏灯都泛着淡淡的灵气光芒,远远望去,宛如星河落地。
而在更高的云层之上,偶尔会有一缕青光掠过,像是个温柔的守护者,注视着这片既平凡又神奇的仙凡人间。
----
PS:可以来一个催更吗?或者来一个免费的为爱发电吗?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bddhh-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