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诸事繁杂·太妃荣养(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章 诸事繁杂·太妃荣养(一)

 

宜修推开门,叮嘱了苏培盛几句,找两个脚程快的太监,把太医院院正请来,还有起居郎。

片刻后,绣夏请来魏珠,宜修让他领着苏培盛熟悉着乾清宫内外的布局和人事。

又让苏培盛找些火盆和暖炉来,准备洗漱事宜……林林总总交代了一大堆,这才忙急忙慌地抱着雪狐毛毯回来,亲自给胤禛盖到了腿上。

宜修给胤禛灌了一壶茶,充分了喉咙,待胤禛呛着咳咳几声后能说吐字清晰,拍了拍手。

绣夏、绘春端着热水和帕子进来,苏培盛拎着捅走在最后。

“瞧瞧你这饱经风霜的样,哪有皇帝的派头!”宜修翻着白眼,一个劲儿地数落,手上动作也没停,“胡子拉碴,嘴角开裂,瞧着竟比皇阿玛还老几岁。”

先捏了块帕子盖在眼睛上,又挤干块热帕子给他擦脸,最后用泡了温水的细麻线,中间用一只手拉着,两端分别系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手上,反复地把线一张一弛,一拉一合给他修脸。

苏培盛蹲着给他脱鞋泡脚…那味儿,险些没把宜修熏吐,总觉得胸口闷闷的。

一顿捯饬下来,这才有了几分贵气范儿,等太医来请脉时,胤禛刚漱完口,正净手。

太医院院正仔仔细细把了脉,亲自在脉案上写下“哀恸成疾”,开了两个温补的方子,恭恭敬敬退下。

起居郎到时,药己经在炉子上,翻着脉案,唰唰几笔将新帝哀悼先帝晕厥之事,渲染成了古今第一孝举。

要不是胤禛觉得太过,亲自止住,估摸着二十西孝能变二十五孝。

宜修暗暗啐了一口文人“风骨”,指挥苏培盛把御案上的折子一一搬过来,面对面坐着给他研磨。

絮絮叨叨说起了胤禩、胤禟带伤哭灵的起因经过,胤禛咬唇狰狞一张脸,险些当场失态。

又聊起了前夜的凶险,白尔赫那狗东西,拔出的刀就差那么一寸,胤禛就能经历中年男人三大喜——升官发财死老婆。

胤禛挑眉瘪嘴,他才没这么想。

“哼!是心里这么想,嘴里不敢说!要是我走了,谁还管你?怕不是日日夜夜笙歌不断!届时,娇妻幼子在怀,至尊权力在手,还不美死你!”

胤禛耸耸肩,默默往后挪了挪。

“少来这一套,你那点子花花肠子我还不清楚?嘴上面上不在乎,但你是登基后不选秀,还是不挑新人伺候啊?装什么洁身自好!府里哪些个十五六岁花一般的姑娘,你收用的少了?”

胤禛嗫嚅着嘴,示意宜修瞧瞧后面。

起居郎的笔就没停过,能不能给我留点脸?朕也是要脸面的好嘛?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他写的再多,你也能吩咐人给撤了。你没到畅春园的时候,皇阿玛就吩咐赵御史撕了起居注,把老八干的事儿给抹了,大哥、二哥亲耳听见他说,兵变之事不记档呢。”

胤禛垂眸思忖片刻,叹气用朱笔在宣纸上写了一个“恕”,递到宜修跟前。

“真不追究了?”宜修乍然一惊,没成想,胤禛会给她这个。有了朱笔赐字,老八前夜做的事儿,就彻底揭过去了。

胤禛无奈闭了闭眼,“皇、家、颜、面,大、局、为、重。”

胤禩己然折了羽翼,真正的危害是千里之外的胤禵,他一日不返京,大军一日不入自己掌控,威胁就一首在。

十西麾下,不少人都是胤禩推荐的。只要胤禩肯服软,帮忙稳定前线军心,为了大局,自己不是不能抬手放过。

胤禛眸中的果决和浓浓的厌恶叫宜修明白,有十西当在前,胤禩这个老对手,他其实还是有两分敬佩的。

是啊,争来斗去多年,胤禩没对胤禛出过阴招。

不曾像前世那般用李金桂算计他,或是朝后院下手,反而儿女亲事好几桩都连在了一起,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许情分的。

宜修挖空心思夸了句:“陛下这份容人之量,该叫外头哪些嚼舌根的听听,您怎么就苛刻不讲情面了,分明格外重视亲情,哪来的亲缘淡薄?”

胤禛弯了弯眉眼,缓和了面色,莫名笑一笑,“还是你知我。”

“往后咱们该改口喊安布皇额娘了,你打算让谁做册封使?”贵妃的位份不容置疑,当之无愧的太后。

册封皇太后的礼仪格外繁琐,要内阁承旨,礼部选择吉日,礼部、工部官会制册宝,还要抬奉内阁恭刻册文、宝文,并恭告天地、太庙后殿、奉先殿、社稷如常仪……这些轮不到宜修操心,但册封使宜修得提一提。

不为别的,就是佟佳氏将来能多在弘晖身上押些注。

私心希望是法海舅舅,再不济隆科多,岳兴阿还太年轻,且得熬日子呢(等当册封使的,得是大学士,即有资格入尚书房议政,如今尚书房就三个人——赵御史、张廷玉和马齐,至少还得递补两到三个)。

胤禛并不觉得宜修这话突兀,贵妃册封太后,入住慈宁宫,归根到底算家事,不曾越界。

沉吟片刻,定了隆科多。法海官途不太顺,熬了多年不胜封疆重寄,递补入尚书房还不够格。

隆科多一度授为步军统领,又理藩院尚书,康熙临终还提了他,算半个顾命大臣。

“祖训新帝不与先帝嫔妃同居六宫,皇阿玛临终前再三交代,让生养过孩子的妃嫔在他离世后,出宫在儿女府上安度晚年,这事儿得拿出个章程。”

宜修说到这里颇有几分无奈,“皇阿玛的后宫有名有份的一大堆,没名没分就跟御花园的花花草草一样,更是数不胜数。”

“我昨儿问了梁九功两句,才知道好些个没名分的庶妃,因着六宫满员,住在了原本供宫人居住的庑房呢。”

“至于每月六宫的花销,不用问我也知道,定是一笔大数目,没个几十万两打不住。”

别看大清皇后年例才一千两,妃三百两、嫔二百两,答应、贵人、常在更少,但在宫里吃穿用度哪样花销少的了?更别提满宫的宫女、太监!

胤禛总理户部,对国库的情况那是了如指掌,前两年还算充盈,这两年日渐空虚。

准噶尔没个两三年还打不掉,就指着内帑、内务府能缓一缓前朝的压力。

一听宜修说一个几十万两险些没晕过去。

掰着手指头数了数,内帑、内务府挤不出太多余粮。

听说皇阿玛私底下靠海上走商赚了不少,或许可以打打主意,前提是找到老爷子留下的小金库!

至于六宫……女人的事儿女人管,胤禛努了努嘴,示意宜修说下去,只要不太出格,一切由她安排,但就两个字儿:没钱!

“知道你抠搜。”宜修翻了个白眼,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所以我打算把六宫妃嫔送出宫。”

“都???”是他想的哪个意思吗?皇阿玛的身后名不要了,还是皇家脸面不要了?

宜修扔过一记眼刀,“想什么呢?我的意思是,让兄弟姐妹们把她们接去府中荣养。”

“能答应?”养母、亲娘肯定接,旁人凭什么供养?

“我还不是为了你和孩子们的安全!”宜修气鼓鼓地上手掐了一道。

胤禛吃痛往后退了退,指着折子让她注意点,自己干正事儿呢。

宜修端起茶抿了茶,思索着怎么把事儿说清楚。

后面的起居郎见状,暗暗惊呼:不愧是患难夫妻!

陛下和主子娘娘当真妇“唱”夫“随”,堪为皇家夫妻之典范!

记下记下,一定得让后人瞻仰!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bacia-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