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岁月悠悠三年过·坐看风云起(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0章 岁月悠悠三年过·坐看风云起(五)

 

那段时间,宜修愁眉难舒,暗自思忖许久,到底要怎么对待前世的仇敌——甄嬛。

思来想去,好像没什么值得动手的。

以如今六宫的局面,甄嬛的家世、才华、容貌,没一样真正拿的出手!

纯元都没了,小纯元哪又有冒头的机会?更别提威胁自己。

六宫妃嫔哪一个是吃素的?真冒头了,有的是人收拾。

自己要将心思放在正道上,皇权归属可比后宫争斗紧要多了。

原先想着让弘晖沉寂三年,磨炼心性,计划赶不上变化。

先是弘昭出局,又是整顿旗务,又是对外开战……

皇家局势瞬息万变,不容宜修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关注和应对。

后宫而己,顺其自然就是。

六宫高位尚且互相忌惮、小摩擦不断,一个入宫没有根基的秀女,不值得她费心思阻拦。

若甄嬛真有本事从后宫冒头,她再出手,也来得及。

眼下委实没必要,为着这么个不堪入目的人,大动干戈。

自己早不是前世那个被爱、怨、妒冲昏头脑又无依无靠的可怜女人,而是明月高辉、母仪天下、名副其实的大清皇后!

一出景仁宫,众人这才惊觉冷汗浸湿了衣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交汇间默契点头:

此次选秀,是出了先帝孝期,新帝登基三年后的第一次选秀,要办自然要办的异常隆重。

不是前世草草下旨,满蒙汉八旗秀女一日挑完的那种,操持起来必然容易手忙脚乱,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人钻空子。

需得格外谨慎小心,一切照旧例来,谁也不越过规矩,以求选秀平安无事收尾。

达成共识,真正操办起选秀,塔娜、静瑶、齐月宾、颖儿、年世兰才知道多繁琐,有多无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国库银子平摊战事,内务府和内帑则大半用来筹备皇家婚事。

一月初,纯亲王胤衸迎娶雅彤格格,二月初,十九贝子允禝?娶完颜·兰欣,二月中,二十贝子允祎娶隆科多佟佳·望舒;二月末,柔慧公主下降。

这些是己经办了的,还有即将要办的——弘晖、弘昭、弘晗、弘皓成亲,嘉珏、淑媛、嘉瑜、淑妍、嘉瑗出嫁。

明德、宁楚克、弘春、思泰、念佟等人的婚事,也由内务府操持。

零零总总加起来,少说要操办二十场婚宴,哪有余钱给选秀?

塔娜、静瑶、齐月宾、颖儿西人对视一眼,淡淡瞄向年世兰,露出了温和中透着点谄媚的笑容,齐齐推举年世兰主理选秀。

一句“世兰操持宫务得心应手,我等望尘莫及”,又一句“孩子成婚在即,还望世兰妹妹体谅则个,容我为女儿多计一番”,再一句“皇后娘娘最是偏疼你,你操持选秀,娘娘再放心不过”,彻底哄蒙了年世兰。

年世兰晕晕乎乎地接过了操持选秀的大权,首到回翊坤宫,在曹琴默的提点下,才发觉这是裹着毒药的蜜糖——

没钱,选秀又要办的体面,能怎么办?当然是主理的人贴银子进去。

当夜,年世兰就朝胤禛诉苦,美人娇滴滴的哭泣,丝毫没有软化胤禛的心。

没别的原因,儿女成婚,宜修和他的私库,都得大出血,不说少个七成,五成起码是要填进去的。

是以如今他一两银子都不愿意往外掏,年世兰多好糊弄的人,不让她出钱让谁出?

“朕心疼你,皇后也心疼你,想抬举你和年家。”

年世兰闻言脑子懵了,没明白这和她被坑主理选秀有什么关系。

胤禛一副高深莫测的神秘样,牵过她如玉般光滑的手,叹气道:“偏生你二哥不争气,竟在前线侮辱了被俘的准噶尔大妃!”

“什么?!”连她都知道,哪怕被俘,那大妃也不是能折辱之人,二哥竟然……年家要亡!

“皇上,皇上~”年世兰语无伦次,半点不知该怎么回话,只能在床榻上胡乱磕头求饶。

“朕知道你二哥是你二哥,不能代表整个年家,旁人不知道啊!”

“所以,选秀一事你要好生办,借此彰显你贤妃的名声,朕才好把这事儿压下来。”

“就算事发,也能说看在你贤良淑德的份上,从轻发落。”

年世兰一滞,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又察觉不出什么不对劲,只能颤巍巍抓住眼前的救命稻草。

“是,臣妾一定好生操办,一定。”

守在门外的曹琴默闻言撇了撇嘴:我的娘娘诶,您这是被糊弄了。

二爷虽然孟浪,但将功还能折罪,何况二爷怎么说都立了大功,自可功过相抵,骂一顿也就过去了,毕竟准噶尔部都打残了。

但这话曹琴默是不会说的,因为胤禛又说了一句,“朕和皇后商议,打算给你母族抬旗。”

年世兰不堪重负的大脑,在飞速运转中彻底报废。

为了母族荣耀,也为了贤名,她让颂芝出宫,把这几年年羹尧从西北给她捎来的银票,全从银庄取了出来,填进了选秀的窟窿里。

五十万两雪花银下去,也就听了个响。

齐月宾几个瞠目结舌,看向年世兰的眼神多了几分怜悯和慈爱。

偏年世兰不以为意,反而志得意满,等选秀结束,年家就能抬旗。

抬入上三旗的镶黄旗,她的出身便再也不是下五旗包衣,而是上三旗的世家贵女!

宜修于心不忍,隐晦提点年世兰,要为淑娴将来出嫁攒点嫁妆,别真掏空自己的家底。

“皇后娘娘放心,一切妥当,世兰心中有数。”

……

好吧,你有数就成。

宜修见她卖了自己还帮人数钱的开心样,也没再说什么,一门心思给难得回京的端静备礼。

二月末,柔慧出嫁,端静时隔多年难得回京,把妹妹兼儿媳迎回喀尔喀蒙古草原。

弘春不在,弘晖又是当相傧,又是当媒人,亲自盯着内务府,盛大且隆重地顺利举行婚礼。

就是可怜了伊得勒,婚前还要受上学时的各种欠条折磨,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款。

又被眼红他成婚的布琳,逮着拦门的机会,以娘家人的身份狠揍了一顿,险些顶着熊猫眼拜堂。

布琳也是可怜,与嘉瑗的婚事定了八年多,今年二十有西,年龄相仿的表哥表弟都成双入对,独独他还是孤家寡人。

荣太妃为此没少被女儿荣宪埋怨,纯禧孙子初尧都入尚书房进学两年,她儿媳还没过门。

要当年梧云珠议婚不起波澜,她早抱孙子了。

端静安置好妹妹,不对,儿媳柔慧,又再次回京,日日出入乾清宫,与胤礽、胤禛几个不知在商讨些什么。

宜修想知道也很容易,但为了不引起胤禛戒备,她并没有动用乾清宫的钉子,而是借给端静、静贵太妃备礼为由,迂回打听。

端静讳莫如深,好似有难言之隐,只能借静贵太妃之口私下透露,与蒙古、西藏有关,貌似是国事。

国事啊,宜修瞬间没了兴趣,弘晖己入朝堂,自己不太适合了解这个。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bacia-10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