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蘅只是用了少许异能,先缓解他的疼痛,之后再慢慢愈合,以免太显眼。
“好了,下次及时说,别硬抗,知道吗?”
她小声嘟囔:“伤成这样,显得我跟周扒皮似的。”
“周扒皮是谁?”陆明川好奇。
苏蘅恶狠狠道:“大地主!专门压榨你这样吃苦耐劳的老实人。”
陆明川便轻笑:“你不是,你是心地善良的苏医生。”
又来了,顶着这样一张酷哥脸说这么温柔的情话。
“把衣服穿上吧你!”
白背心被洗多了,布料有些透。
偏偏陆明川好像是毫无察觉,说:“不穿了,有些热,反正吃过饭就要去洗澡。”
“再说,你又不是没见过。”
苏蘅被噎住。
他们这两个没见过是一个意思吗?
“你要是没事做就把鸭子赶出去游一圈儿。”免得在这晃眼睛。
说完,苏蘅做饭去了。
第二天,苏蘅要去市里,便装了五十瓶在箱子里顺道带过去。
她交了货,孟骁倒也爽快,先把这五十瓶的账结了,然后当场开了一瓶倒碗里就吃起来。
林叔也笑着开了一罐,还问苏蘅:“要不要一起坐下吃点儿?”
苏蘅摇摇头:“不用了,我还有事儿。”
这爷俩瞧着都还挺爱吃的,苏蘅在想,这五十罐再放几天真的不会还没卖就被他们吃完吗?
差点被自己的想法逗笑。
揣着新到手的三十二块五毛,苏蘅边骑车边在心里头默算,刨去罐子跟糖的成本约莫是六块,这次净赚二十六块五毛。
家里还有西百多罐,这波能赚两百六十多,忙完正事还得赶紧运过来。
苏蘅骑车到了市机关单位门口,她也是头一次来,打听了一阵才找到农业组的办公室。
蒲丰良跟张兴禾己经在那等她了,见她来便说:“你来了,曹主任方才还来问过你。”
苏蘅突然有一种上班迟到被领导抓包的感觉,问:“曹主任找我做什么?”
蒲丰良:“好像是来了一封信,要找你带给陆同志,正好我们也要去询问实验田的事情,一块儿过去吧。”
“好。”苏蘅估计应该是部队回信了,于是跟着一块儿往曹主任办公室走去。
到的时候曹主任正端着个大瓷缸子喝茶呢,见苏蘅来了便笑道:“小苏来了,正好把这封信给陆同志带回去。”
苏蘅接过信小心的放好,还是没忍住问:“只有信吗?”
曹主任哈哈大笑:“我就说你这丫头肯定沉不住气吧,陆同志的转业通知一块儿来了,是到钢铁厂去,那边厂委正好缺个副主任。”
钢铁厂是国营厂,并且是市里以前最看重的厂子。
这个副主任就是副厂长的意思,现在国营厂也实行革命委员会制度,厂长就是叫主任。
苏蘅没想到陆明川一下子能进步这么快,原以为这消息迟迟不来,多半是捞不着什么好职位了。
这可真是峰回路转。
“那可太好了,回去我就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苏蘅笑眯了眼。
曹主任见她这样就好笑:“你们俩都是能分配住房的,回头我让人给你们找个大点儿的房子。”
他俩单个拎出来都能各自分配住房,但既然是夫妻,肯定是住一块儿,干脆找个大点的房子。
陆明川如今也是年轻有为,曹主任不吝啬卖他们小夫妻一个好。
苏蘅听说过这年代城里分配的住房都是筒子房,连做饭都得在走廊上,憋屈的很,本来也没报什么期待。
听曹主任这么说,便笑着应了。
蒲丰良耐心等他们交谈完,才开始问正事。
“曹主任,基地的事上头批下来了吗?”
提到这个曹主任就头大,手里的茶缸子也放到了一边。
“老蒲,我催过了,但是资金批下来也需要时间。”
蒲丰良也叹气:“可是地里的麦子不等人,晚一天就少研究一天,生长期的记录也很重要啊。”
曹主任一拍脑门:“那这样,你们先驻扎过去,反正试验田的范围己经划下来了,我先打条子给你们师徒俩弄个住的地方。”
先弄过去免得天天催他,他压力也是蛮大的。
蒲丰良点点头:“那也行。”
于是苏蘅都没能在她的办公室坐一下过过班瘾,就又被拉着回村了。
这次一同来的还有一些苏蘅不认识的办事人员,毕竟那么大一块地,涉及一些相关的手续都得派人来交接记录。
苏蘅带着一队人回村,又享受了把万众瞩目的感觉。
大队的人听说市里头来人去看田,没上工的都跑过去看热闹了。
蒲丰良跟张兴禾二人则是要暂时住在大队的空房子里,大队的人知道这是农业专家,都自发的帮他们去把院子收拾了出来。
苏蘅见状便先把自行车骑回去让陆明川运罐头去市里,才回去跟陈支书带市里的人看田地。
忙碌了一天,她回家时陆明川己经回来,在生火煮饭了。
“忙完了?”
“嗯,我忙完了,以后该换你忙了。”苏蘅神秘兮兮地说。
陆明川疑惑:“忙什么?”
苏蘅掏出那封信:“你的工作来啦,以后得叫你陆主任了。”
“哪个厂?”陆明川接过那封信,有些意外。
“钢铁厂,前些年是不是挺红火的,待遇应该很好。”
陆明川稍微了解一点,他点头又摇头:“这几年隐隐在走下坡路,不过待遇确实不错。”
“好歹是主任,还分配住房呢,一跃成为城里人,陆同志,进步还是挺大的。”苏蘅打趣。
陆明川拿过信,轻笑一声,眉眼在夕阳的映衬下温柔缱绻。
“我还是更喜欢跟你一起生活在村子的小院里。”
这间院落像一方与世隔绝的小天地,没有人来打扰他跟苏蘅。
苏蘅轻咳一声:“别说这些了,快看看信里给你写了什么吧。”
她还挺好奇这份工作怎么拖了这么久的。
陆明川拆开信件,薄薄一页纸,他却看了许久,眉头不自觉微皱了皱。
苏蘅见状:“怎么了?”
“是部队的一些事。”
他这么说,苏蘅便识趣的不再多问。
但信中赫然有一句是:明川,你何时得罪了京中的人?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aghge-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