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蘅也不是什么特别客气的人,见苏景说不用,她也就不去拿钱了。
兄妹俩摊在椅子上等饭熟。
动作同步,那画面和谐的一看就知道是亲兄妹。
因着听苏景说赶时间,中午吃饭的时间要比往常早一点。
他吃过饭就走了,文舒却在饭后找到苏蘅俩人说,她明天打算回去。
“今天己经是腊月二十五了,马上要过年,家里都还没收拾。”
她摸了摸苏蘅的头,说:“瞧明川是个心细的,你们过的好,我也就放心了。”
家里苏蘅的房间还留着,她其实有心想叫女儿女婿回家住。
但女儿在这边的村里有自己的工作,虽说是不用天天去盯着,但就怕万一有什么事情找她。
到时住也住不安心,来回奔波还麻烦。
所以她就没开口。
苏蘅突然听她一说要走,还有点舍不得。
要不说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呢,文舒一来,她啥也不用干了,就很贴心。
但确实快过年了,她不能不放人,不然她爸跟苏鸣俩人在家也太惨了。
苏蘅就没有多劝,打算收拾点东西给文舒带回去。
刚打的大草鱼个头都挺大的,他们家里人口多,大点的鱼每人才捞得上筷子。
于是苏蘅拎了两条十来斤的草鱼出来打算明天给文舒带回去。
其余的像苏蘅晒的柿饼,这东西实在太多了,他们两人根本吃不完,也分了一包出来。
文舒看着她这给她置办年货的架势,赶紧叫停了她。
“够了,再多也带不下了,别人到时得问我来女儿家到底是照顾人,还是来进货的。”
苏蘅才不在乎:“管他呢,你闺女富有且大方,别人只有羡慕的份儿。”
但自行车确实就那么大块地儿,多了也装不下,她就停手了。
晚上苏蘅说要包饺子吃。
饺子对于北方人来说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
文舒年三十不在这里,但提前吃了饺子,也就当提前团圆了。
苏景提着豆腐进门的时候就闻到了满院子的肉香。
“哟,这是提前过年了?”
灶台上温着炒好的菜,锅里正煮着酸菜鱼,这酸菜还是文舒来的时候背过来的。
苏蘅怕鱼片下早煮老了就还没下,奶白的鱼汤此刻正炖的咕咚咕咚。
“就等你了。”她说着上前接过豆腐。
鱼汤里下豆腐特别鲜,切小块下锅之后才开始下鱼片。
苏景转头看到案板上的整齐码放着的一排排胖乎的饺子,感叹:“真是过年的气息啊,妈是不是明天要回去?”
他还真是精,一猜就猜到了。
文舒点头,问:“你什么时候回去?”
“还没,估摸得二十八才能回。”
这一批菜还没卖完呢,明天还有最后一个厂子的菜要送,剩下的就是散户。
这些天零零散散的也有人来订菜,得到消息的都是城里的职工,不缺钱,基本都是十几斤的订。
多的要了几十斤,除了自家还帮朋友亲戚带了些。
赶上年关走亲访友,一年到头正舍得花钱的时候。
他们拖拉机往那家属院楼下一停,人都听见动静了。
苏景这个金牌销售再一开口,那些小嫂子老婶子,高低得买上几斤。
还遇上了陈向南的大哥陈向东,他一下订了三十斤,准备给老丈人送二十斤当年礼。
还帮着苏景宣传了一阵,第二天又带了些人来订菜。
总之这几天正忙着,起码得到年前两天才能闲下来。
文舒也不干涉孩子们的正事,既然有事那她就先回。
饺子煮好端上桌,西个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
第二天吃过早饭陆明川就将丈母娘送回去了。
跟着学了几天做饭,他的厨艺还是有了一点微弱的进步。
现在蒸蛋羹己经很拿手了,煮面条也还行,能简单炒两个小菜。
人走了,院子里一下安静下来。
苏蘅有些无所事事的躺在屋里撸猫。
这会儿过年的一些“旧俗”都停了,所以她也不用提前准备太多东西。
猫冬猫冬,就是在家猫着嘛。
零嘴往炕上的小桌上一摆,看看书,学学织毛衣,困了倒头就睡,日子过的快得很。
苏景在腊月二八的下午来辞别,他干了活工资还没发,只给弟弟妹妹买得起桃酥,走的时候特地提了过来。
还买了两挂鞭炮,给苏蘅家一挂,另一挂带回家。
大队的暖房也停了工,今年是个充满希望的年份。
各厂跟单位都己经结了账,但是大队还没分钱,左右是按工分来的,他们打算在所有菜全卖完以后一起分。
但这不耽误大家伙脸上洋溢的笑意,好像年的味道一下子就近了。
二十九这天,苏蘅正在跟陆明川打扫卫生,顺便商量明天的菜谱,院门被敲响了。
陆明川去开了门,见是宋晚,提着一包东西。
“我弄到一点黄米粉,分你们一些,正好做年糕。”
这边的年糕是用大黄米粉做的,加上红芸豆,白糖,没有芸豆的加其他什么都行,看个人喜好。
苏蘅听到动静走了过来:“我正说没年糕呢,晚晚,还是你懂我。”
宋晚笑道:“知道你爱吃甜食,不过这个容易积食,你一次别吃太多。”
“好呢,对了,拿条鱼回去吧,我们前几天在河里钓的。”
年夜饭上高低得有条鱼,图个吉利。
但宋晚不太会煎鱼,就拿了一条不大不小的鲫花回去准备清蒸。
她走后,下午的时间陆明川在抓紧打扫屋子,苏蘅就去蒸年糕。
家里没有芸豆,孕妇也很多忌口,她就只泡了一点红枣备着。
下午不止蒸年糕,还得炸一点豆腐。
两人忙碌着,时间过的很快,一觉醒来就除夕了。
苏蘅懒懒的睁开眼,外头一片白茫茫,是下了雾,看样子今天是个好天气。
陆明川问:“七点了,要不要起?”
苏蘅点头:“起,我们要快点弄,争取早点吃团圆饭!”
于是陆明川去给她把衣服拿过来捂暖,帮她穿好衣服,两人就出了门。
早饭吃的很随意,一人吃了一碗面条,留着肚子吃中午的大餐。
虽然只有两个人,但这是苏蘅来到这世界过的第一个年。
也是跟陆明川组成小家的第一年,她还是安置了一桌丰盛的菜谱。
天冷,吃不完后面几天接着吃,也不会浪费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aghge-1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