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灵异怪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 灵异怪事

 

大学的生活对牛少春而言,既充实又乏味。牛少春天资聪慧,各门功课都很优秀,深得老师教授们的喜爱。学习对他而言,根本谈不上压力。

星期一,度军教授对牛少春说:“少春儿,在黑板上写个通知,明天进行真人解剖!”

牛少春一听要学习真人解剖,顿时来了精神。

晚饭后,王雨花对牛少春说:“少春儿,我真不想上解剖课,看到死人我就心里发怵,还别说要在死人身上动刀。一想起这事我全身就起鸡皮疙瘩。早知道学医要解剖死人,我就不学医了!”

“既然选择了学医,就得认真学完!”牛少春笑着对王雨花说:“雨花,解剖学可是必修课,不学人体解剖可是毕不了业的!”

王雨花打着抖说:“可是,我好害怕啊!”

牛少春安慰着王雨花,说:“不怕,有我呢!走,我们去走走,放松一下!”

“好嘛!”王雨花欣然同意。

二人来到学校广场旁的花园里,在一张石桌前对面坐下。王雨花两手撑着下巴,两眼死死地看着牛少春儿,小声问道:“少春儿,你说这人死了后,为什么会让人如此害怕?”

牛少春想了半天也找不到合适的解释,半晌才说:“我想应该是人们的心理在作怪吧!”

王雨花又问牛少春道:“少春儿,你说,人死后真会变成鬼吗?”

牛少春笑着说:“不可能的事!”

“我也觉得不可能!”王雨花也笑着问牛少春道:“少春儿,你觉得有魂魄的说法吗?”

“有啊!”牛少春洋洋得意地说道:“你不知道了吧?好,今天我也当一下你的老师,给你科普一下!”

王雨花只要单独和牛少春在一起,就显得温顺多了,连忙说:“说吧,弟子听着!”

牛少春学着王雨花的腔调神吹起来:“道教和佛教都认为,人死后,只是人的灵魂离开了他所驱附的躯体,所以,也就有了‘灵魂’的说法。”

王雨花本想反驳,又觉得不妥,改口说:“嗯,接着说!”

牛少春又接着说:“还有一种说法,说人的灵魂离开它所驱附的躯体后,又去找他新的寄生物体了,也就是人们所谓的‘投胎转世’。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也符合现代科学的‘物质不灭定律’!”

王雨花‘噗’的一声笑道:“我说牛少春儿,你不愧是学医的,竟能把人死和物质不灭定律生拉活扯地关联起来!”

“这个你就不懂了!”牛少春强词夺理道:“物质不灭定律是科学,这可是全世界公认了的。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物质是不会减少的,当然也包括生命!”

王雨花故意和牛少春抬杠说:“那我问你,现在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多,你所谓的那些‘投胎转世’的灵魂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看来,在这个方面你王雨花也只能算个白痴!”牛少春呵呵着质问王雨花道:“你自己说,自然界有生命的东西还少吗?猫猫狗狗,虫虫蚂蚁难道不是生命?不然,为什么人们会骂有些人是‘畜生’、‘禽兽’的,说明啥?不就是说他们是畜生和禽兽投胎的吗?”

“哈哈哈……”王雨花大笑着说:“强词夺理,一派胡言!”

牛少春为了给王雨花减压,故意胡扯着逗乐着她说:“雨花小姐,那是你没学过玄学!按照物质不灭定律,一个生命终结了,就有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也就是说,一个动物死了,他的灵魂就会马上去投生,这样,才能保证地球上的生命统一在一定的数量上。而投生,则是一种艺术活,简单地说,灵魂在投生时及有可能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灵魂投生便有不同结局。投生在人家是人,投生在兽类昆虫类,就成畜生和虫虫蚂蚁了。比如猪八戒,他就是慌不择路,错投了娘胎,成了老母猪的儿子!哈哈哈……”

“咯咯咯…”王雨花嗔笑道:“说点正经的,别刹偏锋。你说的天逢元帅,那是神话!”

“好,我说正经的!”牛少春又胡扯着问雨花:“因为有了灵魂还在的说法,所以,就产生了很多的灵异事件。有的事情用科学也解释不了的!你听说过‘灵魂附体’吗?”

“听说过。我外公家就发生过!”王雨花一听灵魂附体就来了精神,边回忆边说: “我听我妈说过,说我外婆是摔死的。她摔死时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家里人到处找遍了也没找到她,大家都很着急。首到第二天中午,侧边的赵婶怒气冲冲的来到我外公家,学着我外婆的腔调对我外公一顿臭骂,‘你妈卖逼的,你成天就像新媳妇一样缩在家里,我在南山坡黄树岩下等了你一天,你都不来看我。老娘硬是瞎了眼,嫁了你个没心没肺的东西!’说罢摔倒,昏厥过去。一会儿醒来,又啥事都不知道了,只说她才从山下回来。我外公连忙到黄树岩下,果然见到了我外婆身体,不过己死多时,人都僵硬了。我妈说,当时就是我外婆的魂附在了赵婶的身上,不然,还不知要多久才能找到她!”

牛少春好奇地问王雨花道:“雨花,你说的可是真的?”

“应该是真的,这可是我妈亲口说的!”王雨花说完,自己先打了个寒战。

天色越是暗淡了,路灯太远,这里显得浑浑的。散步的人们都己散去,只留下了牛少春和王雨花二人。

“就是嘛,这就是所谓的灵异事件!”牛少春为了培养王雨花的胆量,又对王雨花道:“我老爸还亲自看到过一件奇怪的事,你想不想听?”

“说吧,我听着!” 王雨花也想和牛少春多说说话。

“我爸说有一年冬季,他和一个本地老师到一个学生家去家访。他们家访后,天色也不早了,便起身告辞。那学生家外面的路是资格的乡间小路,两边都是冬水田。二人快出山沟时,见对面一个小男孩在小路上迎面走来。我爸说,他二人当时和那男孩间的距离大致有西五十米,应该在他们前面的一条大水沟的桥两端会面。我爸说,那桥的旁边是块约两米高的山地,小路在那儿恰巧拐个弯才能过桥。当他们过了桥时,却没见小男孩的踪影。”牛少春卖力地吹了起来:“我爸当时也没介意,但那个本地老师却紧张地问我老爸道,‘老李,你看到那向我们走来的小娃儿没有?’我老爸也奇怪地说,‘看见了,但咋没人呢?’”

王雨花听到这里,哧哧一笑说:“肯定是怕见老师躲起来了噻!”

“错!”牛少春嘿嘿着说:“我爸说,那小路两边都是冬水田,田坎上和水沟边连荆棘丛都没一点……”

“瞎说!”王雨花打断牛少春的话说:“大水沟两边会没点荆棘丛和小树丛?”

“这个你就不理解了!”牛少春呵呵向王雨花解释说:“我们那些地方可比不得你们山上柴草多,只要有点,老百姓都自发地弄回去当烧柴了!”

“倒也是!”王雨花赞同地点了点头,对牛少春说:“接着说!”

“我爸说,那小路两边上下视线起码也有一两百米,确实没看见有人影!”

王雨花又接口说:“我认为那小孩儿应该是跳过沟去了!”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adaie-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