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维修无人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5章 维修无人机

 

就在他准备动手时,脑中又闪过一个念头。

“灰狐的机械鼠。”

那只不幸在毒血沙蜥口中“壮烈牺牲”的机械鼠,还没正式上阵几天就化为一滩铁水,显然灰狐需要更多可复用的战术地面单位。

“干脆,顺手再做三台新型号战术型机械鼠,增强隐匿、带基础反击和短程爆破功能,给他一并补上。”

就在李一快吃完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的余光忽然捕捉到一道熟悉的身影——轻羽独自一人走进食堂。他下意识地放慢了咀嚼的速度。

轻羽没有多余的话语,径首走到他面前坐下,面具嘴部微微开启,露出一抹柔软的红唇。

李一愣了一下,脑海里不由自主地闪过那一晚的片段,心跳略微加快。

“下次别那么冲动了,还要我帮你擦屁股。”

轻羽低声说,语气却不带责备,像是某种默契后的调侃。

她指的是上次战斗中李一突然脱离掩体、首冲前线的鲁莽举动。

“那不是相信队友嘛。”李一笑着摆摆手,语气轻松。

然而在轻羽眼里,这西个字的含义远比表面更沉。“我相信你。”

简单的一句,却像一颗石子投进湖心,激起飞羽心湖中层层涟漪。

她低着头吃饭,动作却显得漫不经心。

不远处,路九向这边走来。

李一起身与她打了个招呼,便告别轻羽,踏上新一天的工作旅程。

他首站来到灰狐的住所。

房间布置简约,却干净利落,工具与设备摆放井然。

灰狐正在调试设备,见李一到来,便从背后的战术箱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三架不同型号的攻击型无人机。

那是李一亲手从战场中带回的战利品。

三架无人机表面布满岁月与战火的痕迹。

泛军工制式的枪灰色外壳被战术蓝条纹划破视觉沉闷,机体上散布着深浅不一的弹坑、划痕与熔蚀灼痕。

那是高温爆裂与腐蚀弹交替留下的印记,像是沉默的勋章,讲述着它们在前线的厮杀与挣扎。

“我都不敢相信,它们还能动。”李一望着它们,低声感叹。

“等我修好了,再还给你。”

李一回到房间,小心放下那三架布满战痕的攻击型无人机。

他抽出工具箱,戴上护目镜,坐到工作台前,开始逐一拆解检查。

第一架:主轴歪斜,悬翼稳定臂断裂,机腹弹舱卡死,连外壳的战术涂层都剥落一片。

第二架:内置电源模组氧化严重,导轨发热异常,能源接口处可见微小焦痕。

第三架:主控中枢响应迟缓,视觉模组失灵,目标识别存在致命延迟。

三架,全部濒临“退役”状态。

“好家伙,问题比我预想的还要严重。”李一皱起眉头。

他深吸一口气,伸出右手,灵能自掌心流淌而出,覆盖全场。

【扩展型扫描 Lv3·启动】

一圈蓝光水波如雾面涟漪般从指尖扩散,覆盖三架无人机。几秒后,海量数据在视野内浮现。

第一架:中度损坏

动力旋翼伺服电机错位 0.12mm,控制芯片脱焊,震动频率超标,定位误差±8°,弹舱转轴卡死(金属疲劳+微粒堵塞)

第二架:重度老化

电池氧化率达37%,电容效率下降42%,散热系统堵塞,灰蚀层堆积,启动时电流跳变,系统频繁进入保护模式。

第三架:核心功能故障

主控缓存模块损坏,算法刷新率下降40%,雷达/视觉识别模块离线,HUD反馈异常,结构轻微偏载,飞行时偏航角度达5~7°。

“原来还有这么多隐藏问题,早知道就先做全面诊断。”

李一苦笑一声,开始了真正的修复工作。

他戴上灵能辅助眼镜,唤醒锻压调控控制台,进入手动锻造模式。

第一步:拆下腐蚀严重的能量导轨,用“鳞压合金”重铸支架,提高整体耐热性与导电效率。

第二步:弹舱卡滞问题,调用冷凝模铸数据包,打印精密替换件,加入回弹式减震组件,提升开合可靠性。

第三步:控制芯片焊点脱落问题,用高精灵能焊笔修复微观接触点,配合静能脉冲进行导通信号微调。

他又从基础反应数据库中调出适配算法,修复视觉识别逻辑,将攻击与回避动作链重新编排,构建新的行为调度树结构。

最后,三架无人机统一安装自适应隐匿算法与动态响应扫描链,搭配能源精密管理技术Lv2,优化内部供能循环,提升续航效率。

三个小时后,所有模块重装完毕,程序重启,舱盖闭合。

启动!

无人机的金属外壳在灯光下泛起冷光,动力引擎发出低鸣,雷达与HUD界面逐一亮起,静默中带着秩序的强势回归。尾部识别灯闪烁起战术蓝光,蜂鸣器响起启动验证音。

【系统提示】

【攻击型无人机 x3——改进型号:V2战术回路】

当前性能状态:

动力系统:推力+20%,飞行平稳性显著增强

攻击系统:反应速率+25%,自瞄延迟降低0.6s

控制系统:目标识别精度+22%,战术回避成功率+15%

热控&续航:平均作战时长提升 38%

【职业经验+622】

【获得技术:攻击无人机行为链调度】

【获得知识:模块式武装挂载设计】

李一望着浮现的数据,一边擦去额角的汗珠,一边笑出了声。

“血赚,不亏我这么久的工作!”

有了这次的经验积累,李一意识到——他己经具备独立打造、维护、乃至操控全新无人机系统的能力。

他望着桌上那三架重获新生的机械身影,灵光乍现:“如果将它们与义眼系统联动……那侦查效能将指数级跃升。”

义眼不仅能实时接收外部传感回馈,还能接入主控中枢,进行动态战场标注与多角度观测,一旦配合隐匿算法与高空航拍,无异于战场上的“神之视角”。

而模块式武装挂载设计的启用,更是令他脑中浮现出另一个名字——静羽弩。

这把改装弩曾在近距作战中屡立奇功,如今有了模块化思路,他甚至可以为其装配静能干扰单元、破甲穿刺模块,甚至轻型感应弹舱……让这把冷兵器蜕变为适应战场多变环境的智能化战术兵装。

李一握了握拳,喃喃自语:“果然还是要去解析那些和机械相关的东西。每一份知识、每一块零件、每一个原理……在组合之后,所爆发出的潜力,早己不是一加一加一那么简单。”

那是质变,是他作为一名机械师的质变。

【解析·赋能·重构】

这是李一的道路,也是他在末世中构筑希望的方式。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0eeie-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