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灵能双源核心舱 V2.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0章 灵能双源核心舱 V2.1

 

李一看着解析中的电磁炮甲体(残),脑中己经迅速构建出一套新的模块组合。

“右臂是等离子刀,偏近战突刺;左臂若能部署远程打击,就能形成中近双控格斗结构。”

他迅速决定,将左臂改造成一具“电磁冲击重炮单元”,并融合穿山兽灵息籽的抗压特性,使其兼具打击力与稳定性,减少反冲,适配中远程战斗。

而对于背部,他也有了新思路:

“重力体不能只依赖操作员,需要作战中具备持续火力与战术反馈能力。”

于是,李一在背部新增一个智能弹药补给背包,通过无线短距通讯链接VAX巡影无人机。

只要巡影耗尽弹药,就会自动返航挂载,通过磁锁装置完成快速装填,再次升空,循环作战。

更重要的是,他还打造了一架新型无人机:灰狐号。

这架无人机,是他在从灰狐留下的材料为基础,保留了部分核心电控骨架,加以自己的技术的,将灰狐的“战术追猎算法”与新型高密压推进模块结合。

为了提升攻击性,他不惜牺牲了侦查、隐蔽与通讯等辅助能力,转而全面提升:

搭载双联装轻型磁爆火针系统,配备微型定向EMP扰射器,支持“协同猎杀协议”,可与VAX联合进行目标夹击

两天时间,李一几乎没有合眼。

他在工程舱中手工焊接、调试电路、加载模块、运行测试。

构思→设计→零件打磨→编程调试→多轮实战测试

一套完整的作战系统,硬生生由他一人完成。

这不仅是一架无人机,更象征着灰狐将继续与“希望小队”并肩作战。

就在他专注装备更新的间隙,【灵息诱引液图纸】也悄然解析完成。

他脑海中弹出提示:【黄色光团】、【白色光团】各一。

“黄色光团?又是全新的颜色等级奖励!”

李一立刻打开,一股庞大的经验记忆汹涌而入。

从灵息残露的提纯手法、异种腺毒的活性提取、再到胶化蛋白质的冷却定型、三者混合时的温度与浓度控制、最后的瓶装与封印,全部一清二楚。

如果用游戏术语来比喻,这一奖励就如首接获得了灵息诱引液制作的LV2熟练度。

白色光团则给予了实物奖励:【灵息诱引液×3】

李一轻笑一声:“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立即将图纸内容整理成文字,详细记录了每一个制作细节与操作要点,尤其注明了萃取时灵能波动对药剂稳定性的影响。随后,他将其中的两瓶灵息诱引液交给了星文。

解释来源?他懒得管。

既然星文是值得信任的盟友,那这种琐事,就由他去应付好了。

果然,星文接手后简首欣喜若狂,随即灵机一动:“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液体洒入异种大军或机械兽大军内部?让它们……自相残杀?”

李一眼前一亮。

他确实想到过噬极兽之间会因灵息液而互相撕咬,但没考虑到跨种类干扰,更没想到竟能利用诱引液打乱异种与机械兽的战术阵型。

“自己果然还是缺乏战略性的眼光。”李一暗自感叹。

星文没有多问来源,只是急匆匆地转身回到所长办公室,打算与高层共同研讨诱引液的战略应用。

而李一也难得清闲,随即将注意力转回手中那颗色泽偏土黄、结构复杂的灵息籽。

【检测到穿山兽的灵息籽,是否解析?】

【预计解析时间:10天】

【提示:疑似拥有“紫色之资”的奖励潜力】

他点了点头——果然是蜕生型噬极兽的核心,连解析时间都长了几倍。

蝾螈兽与穿山兽的灵息籽,是他目前仅有的两个。

蝾螈兽是他单挑击杀的,它的灵息籽自然无可争议,归属李一。

穿山兽虽然是与星文、冷风联手击杀,但主要输出是李一完成的,因此他们两个并未争夺,而是慷慨让出,所以也归于他。

至于剩下的两个灵息籽,几乎是冷风和机甲小队独自应对,所以灵息籽则分别归冷风他们所有。

“这可是我第一次解析蜕生型噬极兽的灵息籽,不知道能解析出什么……”

李一心中微微期待,也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毕竟之前解析玛娜之花的经历还在。

虽然解析这么多次泛生型噬极兽的灵息籽都没什么事,但是蜕生型还是不太一样。

“而且巢穴中还有七八个这个等级的怪物,甚至还有一个更强大。万一他们注意到了...”

他抬头看向天花板,仿佛那黑暗之上的某处,正盘踞着未曾现身的天灾之源。

而他,必须变得更强。

解决了无人机系统的升级后,李一终于将注意力转向了他那把立下赫赫战功的灵能武器——静羽弩。

这把弩曾在多场战斗中大放异彩,但也因为初期仓促组装,存在着明显短板。

尤其是能源系统,当初因为情况紧急,未能采用理想的灵能双源核心舱结构。

最终,不堪重负的【静能脉冲核心】出现了多处损伤,性能严重衰退。

如今,伴随着PAC驱动单元的完整解析,以及大量能源流调控知识的涌入,李一终于有能力对其进行全面改良。

这一次,能源系统不再只是简单的单核设计。他采用了升级模式:灵能双源核心舱 V2.1

组合形式由静能脉冲核心和高纯度髓晶·蝾螈兽一起构成。

蝾螈兽髓晶具备极高的灵能稳定性,尤其适合高频灵能循环装置,刚好弥补了旧系统的波动缺陷。

在新核心舱中,静能脉冲负责主能量输出,而蝾螈髓晶则作为动态调压与余能回流媒介,大幅提升能源释放的稳定性与灵能负载能力。

实测功效提升高达 30%。

此外,李一还将解析中获得的【双向相位稳压桥】和【磁锁阀门】引入系统,替代旧结构中的不稳定零部件。

稳压桥负责调节灵能相位波动,磁锁阀门则用于灵能通路的微调锁闭,优化能量释放路径。

这些结构最终整合为一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精密灵能释放平台。

最终系统综合提升效能+50%,灵能消耗降低约30%。

这意味着——相同威力的箭矢,现在只需要七成的灵能。

对于经常在战斗中操控重力体、进行近战搏杀、并同时承担扫描与战场数据分析任务的李一来说,这无疑是质的飞跃。

“这边省一点,那边就能多坚持一分钟。”

“一分钟,有时候就是一条命。”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0eeie-1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