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顺心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1章 顺心意

 

有了丹宗丹药,以及季忧以神念搜山所给出的准确位置,青云五州间受灾百姓的存活率升高不少。

随后就是安置、发放赈灾粮,一切都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

每日早中午三次饭点,几乎都可见到城中搭建了避难所的地方炊烟袅袅,白雾升腾。

很多稚童在这场雪灾之中是受到了惊吓的,刚入城的时候还如丢了魂一般,夜晚盗汗高烧者也数不胜数,不过随后的几日便日渐转好。

亦一些受到救助的百姓在稍微恢复之后就开始自发在城中扫雪,甚至有些青壮汉子自发地参与了城外的搜救。

其实这千百年来,青云天下的百姓已经被磨砺的如野草一般坚韧。

只要有一点希望,他们便可以努力地活下去。

与此同时,第二批赈灾粮也在顶风冒雪之中送达卢阳郡,这里是居于五州中心的郡城,赈灾粮会在此进行短途的二次运输。

驾车的张平阳与郭子义从车辕之上跳下,看着刚刚被救入城中的百姓,忍不住对视了一眼。

他们本就在丰州生活,也是最早一批知道灵石断供的人,还见到了那些前去丰州府问罪的世家子弟,来的路上一直都在担心此事会越闹越大。

断了修仙者的灵石,给百姓运输粮食,这是青云天下从未有过的事情。

但见到城中的救灾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他们发现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似乎并未导致任何事情发生。

正在此时,两人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于是转头看去。

只见天寒地冻的白茫天色之下,几辆装满了货物的马车顺着主路向车外而去,拉扯的马匹在呼哧带喘间喷出一阵白雾,随后四蹄飞奔着,驶入了无尽的风雪之中。

其实张平阳他们在驾车赶来的时候,就见过这种与他们背道而驰的马车。

只是沿路风雪太大,他们并未看清对方是何人。

直到此刻,那绣着各式家徽的旗帜映入了他们的眼帘。

而在距离张东平等人的不远的地方,附近仙庄的人正在一处茶楼之上向此处而望来。

“第几批了?”

“差不多第五批了,先是陈家、张家、龙家……这一批比较远,是雍州来的苗家、徐家。”

“这么远的都来了?”

“听说还有灵州的车队在路上。”

话音落下,众人端着茶杯看向了对面的谷场。

在白茫的天色之下,有一位白袍剑客正坐在被风雪压塌的断壁上,看着一群精神已经缓和的孩子踢着竹片编织的圆球。

从丰州灵石停运之后,青云天下的灵石商人就开始全域调配,库存的灵石先供给了有仙宗或千年世家坐镇的大城,所以他们这边断供的时间还要比其他地方早一些。

他们原本以为青云天下的齐聚盛京问罪之后,灵石会很快被供应。

谁知道预料之中运输灵石的马车并未出现,出现的则是不断出现的世家马车前往北境自取。

同时,司仙监的彭东阳、木菁等人也在不远处的谷场站着,看着那一辆辆行驶而过的马车,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只是心情松懈下来的时候,他们更觉恍惚的是,那仙倾一般的压力真的被硬生生给扛住了。

此刻的彭东阳不禁想起了雪域之上,那个在夜色下从马车车顶腾空跃起,四十九剑斩向蛮族兵王的身影

季忧的目光此时也从那群蹴鞠的孩子身上转移,看向那一队队车马,凝视许久。

其实就算没有救灾一事,如此大的雪灾,丰州的灵石也必会停运的,因为他不想那些丰州的马夫为那些修仙者丢了命。

现在多数世家选择自取,虽然不在他的预料之中,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因为待在有法阵庇护的山上,待在有炭火维持温度的庄园,他们永远也无法明白这场雪究竟有多大的。

而当他们真正上路,真的看到鹅毛大雪簌簌而落,万里雪原不见边际,方才知晓今冬的盛雪为何会被称之为灾。

随后,救灾的工作不断进行,一切都按照原定的规则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虽然搜救队每日还会从城外解救出一批难民,但很明显,人数开始越来越少。

然后就是第三批救济粮的抵达,还有被司仙监从附近几个城池征调而来的大夫,也开始活跃在避难所之间。

季忧倒是闲暇了下来,于是跟着司仙监的人上山伐木。

随后,他与灾区的人又一起搭建了避难所。

另外他还和孩子一起蹴鞠,然后教了他们翻花绳和跳房子。

此间注意他的目光一直不少,尤其那些仙庄子弟,见着他所作所为感觉莫名,想不清楚这样的人是如何扛住断供九州灵石的压力的,也不明白他做这些到底为何。

是能感悟天道,还是可以增强修为,又是可以得道飞升?

但实际上,人不是做每一件事都要有目的。

对季忧而言,力所能及的便去做,力所不及便不强求,不是桩桩都要仔细考虑和分析。

活着顺心意,死了就不算亏。

这种日常一直持续到腊月,在一个雪势相对较小的清晨,季忧从太守府出来,与匡诚坐上门前的马车。

车里也点着暖炉,周围被厚厚的摊子所包裹着,掀开门帘便能感觉到一股热浪涌动。

两人在车厢内坐下,随后便感觉到一阵颠簸,马车缓缓开动。

暴雪还在继续,不过救灾的流程已经清晰,而且还存活的难民暂且营救了下来,他们就没有什么别的可做的了。

接下来只要一切都按部就班,让灾民可以度过这冬日不算什么难事,所以他们留在此处的意义不大。

况且匡诚毕竟是个凡人,每日扛着严寒在灾区进进出出,是容易落下病根的。

“灾区的粮食储备应该够了,度过冬日不是什么难题,不过灾后重建的话还是个大问题,大夏如今国库空虚,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

匡诚坐在马车上,盖着厚厚的毛毯,还在惦记着大雪之后的事情的。

季忧向着车内的暖炉丢入几颗木炭道:“灾后重建的事等过了新元再说吧,车到山前,总不会没路可走,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活下来了。”

“灵石断供的事情,没事么?”

“既然各大世家已经决定自取,那大概率不会有事,我想盛京现在估计已经消停了。”

匡城思索了片刻后又道:“季兄打算回京之后就将恢复灵石运输么?”

季忧看向窗外白茫茫的天地:“等到风雪停下之后再说吧。”

“这样也好,毕竟冬天运送的确太危险了,既然那些世家可以自取,那就还是让他们自取。”

“路税还是要收的。”

匡诚微微一怔:“还要收啊。”

季忧看着窗外的风雪:“借了院子的那些就算了,其他世家多收些,不然我岂不是白跑一趟。”

“这倒也合理……”

“说起院子,我还真没想到魏蕊的人脉关系够如此之广,既能借的来世家的院子,还能买的来丹宗的丹药。”

盛京城位置靠南,再加上防范得当,并没有遭遇什么风雪的袭击,银装素裹之间倒是颇有意境。

从城外的官道向前望去,皑皑白雪堆积城头,与守城的红旗交相呼应。

载着季忧与匡城的马车因为受到风雪侵扰,速度不快,一直到五日之后的正午才抵达城门。

随后马车入城,在永安大道缓缓向前行驶,一直到了西城被叫停。

匡诚掀开伸手掀开身上的毯子,转头看向季忧:“季兄,我手中有一份灾情案卷,是彭大人托我带过来的,我送去监中。”

季忧点了点头,于是匡书生就挑起门帘下了车。

监中有不少同僚,此时见到他纷纷起身打着招呼,匡书生一路摆手而过,进入到了司仙监的大殿,辗转之间到了监正的书房,将案卷呈上。

贺靖元接过案卷,翻看许久后缓缓开口:“此次降雪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简直骇人听闻,文阁查阅了青云史,发现这么大的雪也只在三百年有过类似的记载,不过与那次相比,此次的死伤却少了很多。”

匡诚听后点头:“若不是反应及时,灾情怕是就控制不住了,话说回来,此事还是要多亏了季兄。”

“季公子此次也与你一道归来了?”

“不错。”

贺靖元想起前段时间世家呼啸而至又悄然而去的画面,不禁目光复杂地抬头看着他:“他现在……究竟是何境界?”

匡诚听后摇了摇头:“我对修仙一事一无所知,季兄也鲜少与我提及。”

贺靖元沉默半晌后将案卷握在手中:“匡大人此行也是辛苦了,眼见着新元已不剩多久,这些日子便不需要再来监中,回去好好休息。”

“多谢大人,下官告退。”

“去吧。”

匡诚从监正的书房离开,随后迈步走向门口,结果刚刚跨过门槛就不禁愣住。

视线之中,送他们前来的马车此时还停在司仙监的门口,而季忧也正坐在车上,并未离去,似是在特地等他。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0aedb-2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